识君千万间,胸次久已成
阳春妪万物,孤翰有悲鸣。
所以圣明治,要烛幽隐情。
一旱出料外,谁与填饥坑。
豪家亦何心,闭籴门忍横。
指囷宽嗷嗷,凛若临大兵。
雨馀百忧洗,痛定犹忡怔。
今代子曾子,赞画外台清。
高轩昨过我,绝尘不容瞠。
归途出城闉,岸许闻啼婴。
下车非内交,一念千金轻。
摩挲脱九死,感慨恩更生。
抱持涉数舍,见我托此?。
再拜敢有渝,鞠养专厢荣。
嗟予何为者,世故亦饱更。
识君千万间,胸次久已成。
所饥非一儿,公乎勉功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宜春道途中遇到一个遗弃的小孩,并决定收养他,以及在之后的交往中表达对小孩的关怀和对自身情感的反思。诗中充满了对人性、社会公正、以及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句“日月被八极,覆盆自无明”以日月比喻光明,覆盆象征黑暗,表达了世界虽有光明,但仍有角落处于黑暗之中,引出下文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阳春妪万物,孤翰有悲鸣”通过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与孤独的鸟儿的哀鸣形成对比,暗示社会中既有生机也有痛苦的存在。
“所以圣明治,要烛幽隐情”强调了圣明治理的重要性,需要洞察并解决隐藏的问题,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豪家亦何心,闭籴门忍横”批评了富人囤积粮食,不顾他人饥饿的行为,反映了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
“指囷宽嗷嗷,凛若临大兵”用豪家的粮食比作大兵,形象地描述了粮食对于饥民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豪家行为的严厉警告。
“雨馀百忧洗,痛定犹忡怔”表达了经历灾难后人们内心的平静与不安,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今代子曾子,赞画外台清”将自己与古代的贤者曾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高轩昨过我,绝尘不容瞠”描述了访客的高尚风度,以及作者对其的敬仰之情。
“归途出城闉,岸许闻啼婴”写出了作者在归途中听到婴儿的啼哭,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
“下车非内交,一念千金轻”表明作者收养小孩并非出于私交,而是出于同情与责任。
“摩挲脱九死,感慨恩更生”表达了作者对小孩的深切关怀,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激之情。
“抱持涉数舍,见我托此?”描述了作者与小孩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小孩未来的担忧。
“再拜敢有渝,鞠养专厢荣”表达了作者对承诺的坚定,以及对养育小孩的自豪感。
“嗟予何为者,世故亦饱更”是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识君千万间,胸次久已成”表达了对小孩成长环境的期待,以及对小孩未来发展的信心。
“所饥非一儿,公乎勉功名”最后呼吁社会关注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鼓励人们努力追求功名,实现自我价值。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也有对人性光辉的赞美,展现了作者的博爱之心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