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全文

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

出处:《题净众寺古松
唐 · 崔涂
百尺森疏倚梵台,昔人谁见此初栽。
故园未有偏堪恋,浮世如闲即合来。
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
清阴可惜不驻得,归去暮城空首回。

拼音版原文

bǎichǐsēnshūfàntáirénshuíjiànchūzāi
yuánwèiyǒupiānkānliàn

shìxiánlái
tiānmíngfēncāngcuìsuìhányìngshídòngliángcái

qīngyīnzhùguīchéngkōngshǒuhuí

注释

森疏:树木稀疏的样子。
梵台:佛塔。
偏堪恋:特别值得留恋。
浮世:指世俗世界,忙碌的生活。

翻译

高大的树林稀疏地环绕着佛塔,谁能见到它当初刚刚栽种的样子。
故乡还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留恋,如果世间纷扰如同闲暇,就应该来这里。
夜晚降临,难以分辨出深绿的颜色,寒冬时节,它应该展现出栋梁之才的坚韧。
那清冷的树荫多么可惜,无法长久停留,离开时,在暮色中回头望去,空自遗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幽深的山林景象,通过对古松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切感悟。开篇“百尺森疏倚梵台”,即刻画出一棵参天古松,它高大无朋,仿佛支撑着苍穹。而“昔人谁见此初栽”则引发了对过往时光的遥思,想象当年种植这棵树的人们,可能已经不在人世。诗人的这种历史感和对自然生长的尊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怀。

“故园未有偏堪恋,浮世如闲即合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情感的淡然态度,认为世事无常,如同过眼云烟,一切随缘。这里的“故园”象征着过去的生活和记忆,而“浮世”则是对现实世界的看破与超脱。

接下来的“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则是诗人从宏观角度出发,对自然界和人类文明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感慨。夜幕降临时,天空与山林间的颜色似乎融为一体,而“岁寒”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栋梁材”则暗示着古松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着历史的沉重。

最后两句“清阴可惜不驻得,归去暮城空首回”,诗人感叹这片清幽的树荫难以久留,又不得不在日暮时分返回那繁忙而又冷漠的人世间。这里的“清阴”代表着自然界给予人们的宁静与安慰,而“归去暮城空首回”则是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