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还残锦,才尽空自惜
出处:《哭顾五子朋 其三》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持论绝不同,意气极相得。
每见不能去,欢笑辄竟夕。
西州门前路,尔我留行迹。
相送至数里,独返犹恻恻。
小桥分手处,驴背斜阳色。
千秋万岁后,于此滞魂魄。
为君诗常好,世论实不易。
梦中还残锦,才尽空自惜。
每见不能去,欢笑辄竟夕。
西州门前路,尔我留行迹。
相送至数里,独返犹恻恻。
小桥分手处,驴背斜阳色。
千秋万岁后,于此滞魂魄。
为君诗常好,世论实不易。
梦中还残锦,才尽空自惜。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郑孝胥悼念友人顾五子朋的第三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顾子朋深厚的情谊和别后的不舍。"持论绝不同,意气极相得",描述了他们虽然观点各异,但因志同道合而感情融洽。"每见不能去,欢笑辄竟夕",描绘了他们相聚时的欢乐时光,常常一整天谈笑风生。
"西州门前路,尔我留行迹",回忆了他们在西州门前的分别,路途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相送至数里,独返犹恻恻",表达了诗人独自返回时内心的悲伤和怀念。"小桥分手处,驴背斜阳色",通过具体的场景,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最后两句"千秋万岁后,于此滞魂魄",预示着即使在死后,诗人的心魂也会在此地徘徊,足见友情之深。"为君诗常好,世论实不易",是对顾子朋诗歌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感叹世事变迁,创作不易。"梦中还残锦,才尽空自惜",诗人以梦中的残锦比喻自己的才华,感叹才华已尽,只能空自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