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驼方就乳,蹲身脚微局
出处:《谢友人寄画》
宋 · 文同
客从长安来,厚纸封小轴。
题云此奇画,寄赠公可蓄。
开之挂高壁,烂绢止一幅。
中有两骆驼,气韵颇不俗。
大驼载半髀,正面颈愈曲。
小驼方就乳,蹲身脚微局。
一马立其后,才露头与足。
三犬乃子母,共卧衔脔肉。
老胡抱朱旗,状貌何狠愎。
端然立高岸,势若不可触。
定是虏中酋,华旃盖鲜服。
不知何所来,随从无一仆。
初谁作此画,精妙亦可录。
应馀右方在,次第不止独。
更愿君访来,我肯万钱赎。
题云此奇画,寄赠公可蓄。
开之挂高壁,烂绢止一幅。
中有两骆驼,气韵颇不俗。
大驼载半髀,正面颈愈曲。
小驼方就乳,蹲身脚微局。
一马立其后,才露头与足。
三犬乃子母,共卧衔脔肉。
老胡抱朱旗,状貌何狠愎。
端然立高岸,势若不可触。
定是虏中酋,华旃盖鲜服。
不知何所来,随从无一仆。
初谁作此画,精妙亦可录。
应馀右方在,次第不止独。
更愿君访来,我肯万钱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客:客人。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
厚纸:厚重的纸张。
小轴:小型卷轴。
题:题写。
奇画:奇特的画作。
公可蓄:你可以收藏。
烂绢:破旧的丝织品,这里指画卷。
两骆驼:两只骆驼。
半髀:半个臀部。
颈愈曲:脖子更弯曲。
蹲身:蹲下身体。
一马:一匹马。
头与足:头部和脚部。
三犬:三只狗。
脔肉:碎肉。
老胡:老年胡人。
狠愎:凶狠固执。
势若不可触:姿态好像不可侵犯。
虏中酋:敌对阵营的首领。
华旃:华丽的旗帜。
鲜服:鲜艳的服装。
无一仆:没有跟随的仆人。
精妙:技艺精湛。
可录:值得记录。
右方:其余部分。
次第:顺序。
访来:寻找。
万钱赎:出一万钱购买。
翻译
有位客人从长安而来,带来了一幅卷轴装的小画。画卷上题写着,这是一幅奇特的画,特意赠送给你,希望你能珍藏。
打开它,挂在高高的墙壁上,只有一幅画面。
画中有两只骆驼,气息和神韵都很不平凡。
大骆驼驮着半个臀部,正面看去,脖子更加弯曲。
小骆驼正在哺乳,蹲着身子,脚趾微微蜷曲。
一匹马站在它们后面,只露出头部和脚。
还有三只狗,似乎是母子,一起躺着,嘴里含着肉。
一位老胡人抱着红色旗帜,神情凶狠固执。
他正直地站在高高的岸边,仿佛不可侵犯。
他肯定是敌对阵营的首领,穿着华丽的旗帜和服饰。
不清楚他从哪里来,身边没有一个仆人陪伴。
最初是谁创作了这幅画,技艺精湛,值得记录。
我想这幅画的其他部分可能还在,不只是这一幅。
我真心希望你能找到剩余的部分,我愿意出一万钱来购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画中内容的细致描述,展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诗人深厚的鉴赏能力。客人从长安带来一轴用厚纸封装的小画,题名为“此奇画”,并将其赠送给收藏爱好者公可蓄。这幅画只有一幅,但却是在高壁上挂着的精美之作。
画中的两匹骆驼栩栩如生,一大一小,气韵不俗。大骆驼载着半个髀骨,正面呈现颈部自然曲线,小骆驼则正在母亲身边就乳,蹲着身子,脚步微细。一匹马站在它们的后方,只露出头和四肢。三只狗则是母子关系,共同躺卧在画中,嘴里衔着肉块。
一位老胡人抱着朱红色的旗帜,神态凶狠而又不失威严。他站在高岸之上,气势如不可侵犯。这位老胡人的衣饰华丽,显然是来自边塞的勇士。诗中提到画家精妙的技艺,让人猜测其来历,但并未指明具体作者。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幅画作品的高度赞赏,并愿意出资万钱将其买下,希望朋友能再次前来,带着这份美好与自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