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晓云衣破,溪寒石色深
出处:《闻越僧灵皎游天竺山因而有寄》
宋 · 林逋
天竺秋重入,招提隔翠林。
几回闻桂子,无复隔山阴。
峰晓云衣破,溪寒石色深。
扪萝诸胜概,孤病负同寻。
几回闻桂子,无复隔山阴。
峰晓云衣破,溪寒石色深。
扪萝诸胜概,孤病负同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天竺:古代印度的别称,这里指代某个佛教圣地。招提:梵语,指僧院或寺庙。
翠林:青翠的树林。
桂子:桂花,因其香气浓郁而闻名。
山阴:山的北面,这里可能暗指远方的朋友。
峰晓:黎明时分的山峰。
云衣:形容云雾缭绕如衣。
扪萝:摸索着藤萝,指登山或探索。
孤病:孤独且疾病缠身。
负:辜负,这里有不能共同的意思。
翻译
秋天重归天竺,寺庙隐藏在翠绿的树林中。多次听到桂花飘香,不再有山阴相隔的遗憾。
清晨山峰上的云雾散去,露出岩石的深沉色彩。
我攀援藤萝探寻美景,却因孤独和疾病无法与友人同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闻越僧灵皎游天竺山因而有寄》。诗中描绘了秋天重游天竺山的情景,通过“招提隔翠林”展现出山寺隐于翠绿林间的宁静与深远。诗人多次听见桂花香气,但遗憾的是未能亲自去山阴一探究竟,表达了对友人灵皎游历的羡慕和自己孤病之身无法同游的感慨。
"峰晓云衣破"一句,运用比喻,将早晨山峰上的云雾比作破碎的云裳,形象地描绘出山峰在晨光中的朦胧美。"溪寒石色深"则写出溪水寒冷,石头颜色显得更深,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扪萝诸胜概,孤病负同寻”,表达了诗人抚摸着藤萝,想象着山中诸多美景,而自己却因孤独和疾病不能一同探寻的遗憾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