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恒河水上波,声尘何似泡沤多
出处:《和白雪老禅二偈 其一》
宋 · 郑清之
阅尽恒河水上波,声尘何似泡沤多。
还师拍板钳锤后,更唱谁家别调歌。
还师拍板钳锤后,更唱谁家别调歌。
注释
恒河:印度著名的河流。波:水面上的波动。
声尘:声音和尘埃。
泡沤:比喻短暂且微不足道的事物。
还师:回归队伍。
拍板:戏曲或音乐中的打击乐器。
钳锤:可能指敲击乐器的动作。
别调:与众不同的曲调。
翻译
我已看过恒河上无尽的波浪,声音和尘埃又怎能比得上泡沫之多。回到队伍中,在敲击拍板和锤子之后,又会是谁演唱那独特的曲调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和白雪老禅二偈(其一)》。诗中,诗人以恒河上的水波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世间声尘的虚幻不实,如同泡沫般短暂易逝。他接着表达了一种超脱后的态度,即在经历过世事沉浮后,回归内心平静,如禅师般在修行结束后,不再追求世俗的音乐享受,而是选择沉默或唱出与常人不同的“别调”歌曲。这种“别调”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净和独特的人生观。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