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證遗忧与宗社,捷书分喜到山林
出处:《七十四吟十首 其七》
宋 · 刘克庄
黠儿蒙蔽聚群阴,岂料云收杲日临。
坏證遗忧与宗社,捷书分喜到山林。
擎天毕竟还高手,偃月从初谬用心。
客自京师传吉语,放歌不觉有和音。
坏證遗忧与宗社,捷书分喜到山林。
擎天毕竟还高手,偃月从初谬用心。
客自京师传吉语,放歌不觉有和音。
注释
黠儿:狡猾的孩子们。蒙蔽:隐藏。
群阴:聚集在一起。
岂料:没想到。
云收:乌云散去。
杲日:明亮的太阳。
坏證:遗留的问题。
遗忧:忧虑。
宗社:国家。
捷书:胜利的消息。
山林:山野。
擎天:支撑天地。
毕竟:最终。
还:还是。
高手:高明的人。
偃月:误解为月亮。
谬用心:错误的想法。
客:客人。
京师:京城。
吉语:好消息。
放歌:放声歌唱。
和音:和声。
翻译
狡猾的孩子们隐藏起来,没想到乌云散去阳光重现。他们遗留的问题和国家忧虑,胜利的消息带给山野间的喜悦。
最终支撑天地的还是高明之人,起初误解月亮形状实属谬误。
客人从京城带来好消息,我放声歌唱,不知不觉中有了和声。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自信。
首句“黠儿蒙蔽聚群阴”以黛眉比喻疑惑或不解之事,暗示了一种被外界所蒙蔽的状态。接着“岂料云收杲日临”则是转变为豁然开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局面的期待和信心。
第三句“坏證遗忧与宗社”中,“坏證”可能指的是消除旧有的证明或证据,而“遗忧与宗社”则是留下给家族或社群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而“捷书分喜到山林”则是在传递一种喜悦之情,这可能是因为某种成就或者好消息。
第四句“擎天毕竟还高手”中的“擎天”形象强烈,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不屈,而“毕竟还高手”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自我超越的情怀。紧接着的“偃月从初谬用心”中,“偃月”可能是指对月亮的错觉或误解,而“从初谬用心”则是在反思过去的种种不实之处,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认识的深刻。
最后两句,“客自京师传吉语,放歌不觉有和音”,则是在描绘一种喜悦的场景,外来的客人带来了吉祥的信息,而“放歌不觉有和音”则是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唱出了和谐的旋律。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自我超越与成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