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连波上山,历历沙边树
出处:《送夏良惠》
明 · 顾清
君从澄江来,还望澄江去。
澄江渺千里,孰是君归处。
连连波上山,历历沙边树。
长安多亲知,青云在指顾。
一行拂尘衣,高意竟莫禦。
淩江望农烟,憩石呼晚渡。
芳阡笑儿童,佳木散徒御。
问讯钓鱼竿,汀洲未云暮。
澄江渺千里,孰是君归处。
连连波上山,历历沙边树。
长安多亲知,青云在指顾。
一行拂尘衣,高意竟莫禦。
淩江望农烟,憩石呼晚渡。
芳阡笑儿童,佳木散徒御。
问讯钓鱼竿,汀洲未云暮。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清的《送夏良惠》,以澄江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夏良惠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祝愿。首句“君从澄江来,还望澄江去”描绘了友人行踪,暗示了离别的场景;“澄江渺千里,孰是君归处”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宿的关切和遥想。
接下来的诗句“连连波上山,历历沙边树”通过江水、山峦和沙滩边的树木,渲染出一幅辽阔而宁静的画面,寓言友人的行程将越过大江南北。诗人提到长安的亲友和青云之志,寄寓了对友人仕途的美好期许,“一行拂尘衣,高意竟莫禦”赞美友人高尚的品格和追求。
“淩江望农烟,憩石呼晚渡”描绘了友人在江边的动态,表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归家的渴望。儿童的笑声和佳木的繁茂,更增添了温馨与生机。“问讯钓鱼竿,汀洲未云暮”最后以询问友人是否已近黄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程的关注和不舍。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友人的行程,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