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所谓蛇者,众怒争剪夷
出处:《修石山》
宋末元初 · 方回
土山未甚正,有石亦颇攲。
方矩一再度,夙具锸与箕。
晨兴命工徒,将一大治之。
扫砾斫枯蘖,拥泥护芳荑。
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
蚯蚓缩未动,虾䗫僵如痴。
此役彼不安,慈悯其忍为。
复有蜈蚣蝎,壤发难迅驰。
仆夫听使去,梃杵肯遽施。
至所谓蛇者,众怒争剪夷。
赤练稍宛转,碎首忽若糜。
人迹不至处,掷出园外篱。
天地主生育,乳孕无穷期。
何土草不茂,何水鱼不滋。
毒堇及淫蜮,赋物曷至兹。
峥嵘不能亩,蜗蚁千万斯。
凶恶如此辈,均受亭毒私。
理有不可晓,颜蹠同世时。
閒居理花药,娱心聊自怡。
小小事兴作,虫豸关安危。
何况大骚动,疮痏良可知。
诛恶亦一快,感慨因成诗。
方矩一再度,夙具锸与箕。
晨兴命工徒,将一大治之。
扫砾斫枯蘖,拥泥护芳荑。
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
蚯蚓缩未动,虾䗫僵如痴。
此役彼不安,慈悯其忍为。
复有蜈蚣蝎,壤发难迅驰。
仆夫听使去,梃杵肯遽施。
至所谓蛇者,众怒争剪夷。
赤练稍宛转,碎首忽若糜。
人迹不至处,掷出园外篱。
天地主生育,乳孕无穷期。
何土草不茂,何水鱼不滋。
毒堇及淫蜮,赋物曷至兹。
峥嵘不能亩,蜗蚁千万斯。
凶恶如此辈,均受亭毒私。
理有不可晓,颜蹠同世时。
閒居理花药,娱心聊自怡。
小小事兴作,虫豸关安危。
何况大骚动,疮痏良可知。
诛恶亦一快,感慨因成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攲:倾斜。锸:铁锹。
芳荑:嫩芽。
蛰:冬眠。
蜈蚣:一种多足节肢动物。
亭毒:自然界的严酷生存环境。
颜蹠:颜回和跖,孔子弟子与盗跖的并称,代表善恶两端。
翻译
土丘尚未稳固,石头也有些倾斜。方形的工具反复使用,早就准备好了铲子和簸箕。
清晨叫来工匠们,打算大规模整治。
清扫碎石,砍伐枯枝,用泥土保护新生的嫩芽。
春天的雷声已经惊动了蛰伏的昆虫,但仍觉得寒冷。
蚯蚓蜷缩不动,虾䗫僵直如痴。
这样的工程让它们不安,怜悯之心使我犹豫是否继续。
蜈蚣和蝎子在土壤下难以快速移动。
仆人们听从命令离开,棍棒怎能轻易使用。
至于蛇类,众人愤怒地要斩杀它们。
赤练蛇蜿蜒曲折,瞬间头颅破碎如泥。
人迹罕至的地方,尸体被丢弃到园外篱笆。
天地养育万物,生命无尽延续。
为何此处草木不繁茂,何处水源鱼类不滋生。
毒堇和恶毒的生物,为何竟达到这种程度。
地形崎岖无法耕种,却有无数蜗牛蚂蚁。
如此凶恶的存在,同样受到自然的惩罚。
道理难以理解,就像颜回和跖并存的时代。
闲暇时整理花草,心灵得到愉悦。
小事尚且关乎虫豸安危,更何况大的动荡。
大的混乱带来创伤,这是显而易见的。
铲除恶势力也是一种快意,感慨之下写下这首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夫修理荒废田园的生动画面,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事活动的细腻刻画,表现了作者对于劳动生活的关怀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诗中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土山、石头、大治、工徒等,展示了一种对土地的深沉情感和对农事的认真态度。
开篇就以“土山未甚正,有石亦颇攲”设置了场景,让读者感受到农夫面临的是一片需要修复的荒地。接下来的“方矩一再度,夙具锸与箕”则展示了农夫对土地的精细测量和准备工作,体现出对于劳动的认真态度。
诗中还通过“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蚯蚓缩未动,虾䗫僵如痴”等句子,描绘了初春季节的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这些微小生命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世间劳作情景的细致刻画,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赞颂。最终,“诛恶亦一快,感慨因成诗”则表现了作者对于这份劳动生活的深切感悟,以及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怀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