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古扁鹊,饮水见肺肝
出处:《赠叶璧山十八韵》
元末明初 · 唐桂芳
余生甫四龄,暴下如惊湍。
阿翁迎医来,命在生死关。
少小不复识,言之尚辛酸。
弱子复四岁,如我病益艰。
僵卧骨欲立,愦愤忘晨餐。
叶君为调护,再补脾力完。
稍稍杂啼笑,聪慧令人欢。
不虞朝雨作,乃实衣裳单。
须臾面漆黑,仓皇起忧端。
多君投匕剂,神功使生还。
曾闻古扁鹊,饮水见肺肝。
察形与切脉,不俟思虑间。
既具医国手,胡为爱微官。
两年坐学宫,山深夜月寒。
临岐何以赠,愧乏青琅玕。
阿翁迎医来,命在生死关。
少小不复识,言之尚辛酸。
弱子复四岁,如我病益艰。
僵卧骨欲立,愦愤忘晨餐。
叶君为调护,再补脾力完。
稍稍杂啼笑,聪慧令人欢。
不虞朝雨作,乃实衣裳单。
须臾面漆黑,仓皇起忧端。
多君投匕剂,神功使生还。
曾闻古扁鹊,饮水见肺肝。
察形与切脉,不俟思虑间。
既具医国手,胡为爱微官。
两年坐学宫,山深夜月寒。
临岐何以赠,愧乏青琅玕。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桂芳所作的《赠叶璧山十八韵》,表达了对友人叶璧山的深深感激之情。诗中描述了诗人年幼时疾病缠身,生命垂危,叶璧山及时施以援手,通过精心调护和药物治疗,使诗人得以康复。诗人将叶璧山比作古代名医扁鹊,称赞他医术高超,洞察病情,且不拘小节,即使放弃微官也能救人于危难之中。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在学宫中度过两年时光,虽有学问,但无以厚报,只能以诗相赠,表达心中的敬佩和感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医者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