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莫放过,提起眉毛来继和
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
皆是接群迷,直指人这个。
如今人不知,颠倒成患祸。
坚执有为功,善恶争扬播。
学道不识心,所以尘不破。
若悟即本心,永劫无退堕。
说法非干舌,山河大地和。
行脚不曾移,举步无空过。
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
大用这无心,非福亦非祸。
于中无妄作,不异阿弥陀。
法界无别物,一菩提为座。
修桥布路为含灵,转凡成圣如行货。
游戏菩提谁得知,只恐迷情却放过。
大丈夫,莫放过,提起眉毛来继和。
大家拍手渡桥来,方笑普庵只这个。
咄,开口全音只我闻,桃花含笑乱纷纷。
心非遍界真成妄,意净情忘法法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灵济桥语》,作者为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诗中以桥梁隐喻佛法,强调了佛法对于引导众生渡过生死迷津的重要性。"此渡若非桥,不放众生过",表达出佛法是连接现实与涅槃的桥梁,只有通过它,人们才能从迷惑中解脱出来。
"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提及佛陀和达摩祖师,他们都是指引人们觉悟的导师。"皆是接群迷,直指人这个",说明佛法直接指向人心,唤醒人的本来觉性。
诗人批评世人未能领悟佛法真谛,"如今人不知,颠倒成患祸",指出人们执着于善恶功过,陷入了轮回的困境。"坚执有为功,善恶争扬播",揭示了人们的错误观念。
"学道不识心,所以尘不破",强调认识自心是修行的关键,只有认识到心性,才能打破尘世的束缚。"若悟即本心,永劫无退堕",表达了悟道后的永恒不灭。
"说法非干舌,山河大地和",意味着佛法并非空谈,而是与宇宙万物和谐共存。"行脚不曾移,举步无空过",禅者的修行并非外在形式,而是内在实修。
最后,诗人呼吁大家要把握佛法的精髓,"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并提醒大家不要错过觉悟的机会。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教于乐,富有禅意,体现了释印肃禅师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