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愧丈人于甫厚,孰云夫子不回如
出处:《内翰洪公舜俞哀诗二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回首扬州一梦馀,故交已直玉堂庐。
寒暄未省通君实,穷薄空烦诵子虚。
甚愧丈人于甫厚,孰云夫子不回如。
残年无复陪精论,开阖平生几幅书。
寒暄未省通君实,穷薄空烦诵子虚。
甚愧丈人于甫厚,孰云夫子不回如。
残年无复陪精论,开阖平生几幅书。
注释
回首:回顾,回忆。故交:老朋友。
玉堂庐:形容豪华的住所。
寒暄:见面时的问候和闲聊。
子虚:指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此处借代诗人的作品。
丈人:对杜甫的尊称,相当于前辈或长者。
夫子:古代对学者的尊称,此处指孔子。
精论:深入的学术讨论。
开阖:打开和合上,这里指阅读书籍。
幅书:本书籍。
翻译
回忆起在扬州的那段梦境之后,老朋友已经居住在华丽的宅邸。从未有过寒暄的机会,与你深入交流,只能空读你的诗篇。
深感惭愧,未能像你杜甫那样深厚,谁能说孔子不是反复教诲的典范。
晚年已无法再参与深入的讨论,一生中能有多少次打开书籍共度时光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内翰洪公舜俞哀诗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自我反省的情感。
"回首扬州一梦馀,故交已直玉堂庐。"
这里作者回顾往昔在扬州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而那些旧日的朋友们,已经迁居到宏伟的玉堂之中。这两句描绘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怀,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寒暄未省通君实,穷薄空烦诵子虚。"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冷淡的态度感到困惑和不解,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内心的贫乏和无聊,只能空自吟咏那些虚幻的诗词。
"甚愧丈人于甫厚,孰云夫子不回如。"
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某位长者(丈人)或老师(夫子)的深深歉意,因为自己无法达到对方所期待的高度。
"残年无复陪精论,开阖平生几幅书。"
最后两句则是作者对于自己的晚年感到悲哀,没有再能与朋友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只剩下一生的时间去翻阅几卷书籍。这既反映了作者的孤独感,也表达了他对知识渴望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对现实冷漠态度的困惑,以及对个人未来的悲观等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