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州人吃贱米,侲子踏歌冻黎喜
出处:《送赵吉州判院器之移利路提刑》
宋 · 杨万里
赵侯迈往隆准孙,未年五十专三城。
千里秋豪无遁情,两眼洞照如秋鹰。
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昼寂清如水。
年年州人吃贱米,侲子踏歌冻黎喜。
去冬苦暖未有梅,使君一笑梅花开。
夜吹平地一尺雪,留下丰年今岁回。
使星移照天西去,白鹭青原遮不住。
即随丹诏归握兰,遂持紫橐甘泉班。
千里秋豪无遁情,两眼洞照如秋鹰。
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昼寂清如水。
年年州人吃贱米,侲子踏歌冻黎喜。
去冬苦暖未有梅,使君一笑梅花开。
夜吹平地一尺雪,留下丰年今岁回。
使星移照天西去,白鹭青原遮不住。
即随丹诏归握兰,遂持紫橐甘泉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赵侯:指赵姓官员。迈往:英姿焕发。
隆准:高鼻梁。
未年:不到。
专:执掌。
三城:三座城池。
秋豪:秋天的豪情。
洞照:犀利的目光。
奋髯:须发飞扬。
百吏:众多官吏。
棠阴:棠树下的阴凉。
清如水:安静如水。
贱米:粗粮。
侲子:孩童。
黎喜:百姓的喜悦。
梅:梅花。
使君:官员。
一笑:微笑。
平地:地面。
丰年:丰收。
回:回归。
使星:使者之星。
遮不住:无法阻挡。
丹诏:圣旨。
握兰:回归故里。
紫橐:紫禁之班。
翻译
赵侯英姿焕发,鼻梁高挺如孙权,不到五十就执掌三座城池。秋天千里,豪情不减,目光犀利如秋日老鹰。
何必须发飞扬,面对众多官吏,棠荫之下,白天静得像清水。
每年州民食粗粮,孩童踏歌,冻土中百姓也感喜悦。
去年冬天寒冷,直到春天才见梅花绽放,使君一笑,花儿仿佛为他而开。
夜晚狂风卷起一尺厚的雪,预示今年丰收,希望归来。
使者的光芒西移,白鹭和青原也无法遮挡。
他将随着圣旨回归,手握兰花,荣归故里,位列紫禁之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操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被贬官员的同情和赞赏。诗中“千里秋豪无遁情,两眼洞照如秋鹰”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赵侯的英勇和坚定;而“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昼寂清如水”则展示了他不屑与庸官为伍,保持着超然物外的高洁品格。
诗人通过“年年州人吃贱米,侲子踏歌冻黎喜”两句,描绘了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反衬出赵侯的善政。接着,“去冬苦暖未有梅,使君一笑梅花开”则借用梅花喻指官员的清白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赵侯品格的赞美。
“夜吹平地一尺雪,留下丰年今岁回”两句,既描绘了冬天的雪景,也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和吉祥。最后,“使星移照天西去,白鹭青原遮不住”表达了诗人对赵侯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鉴赏,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清廉官员的崇尚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