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走马入花林,红日垂头困瑶阁
西城王老子,豪健不可得。
客从日没来,鹑衣遍黄埃。
银杯未羽化,公馀烦一开。
山猿供嘉果,书萤惊蜡炬。
能持白玉箫,为作苍鸾语。
凉飙助清奏,雨脚挥残暑。
台边舞凤拍云来,潭底吟龙撇波去。
君不见宁王当日争门迎,三十六宫学新声。
玉人今夜教何处,二十四桥空月明。
西城烟景何疏索,王子宦情殊不恶。
有田日种黄金茅,叵奈蠹虫摇齿脚。
少年英气无羁络,浩唱高弹神自若。
春风走马入花林,红日垂头困瑶阁。
老去腰支便矍铄,座人那肯妨诙谑。
飞觞得似少年时,西窗几度灯花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水花:溅湿。鬓根:鬓角。
荷叶:染色。
衫色:衣衫颜色。
王老子:老王。
豪健:强健。
日没:日落。
鹑衣:破旧衣衫。
银杯:酒杯。
羽化:轻盈。
山猿:山中的猿猴。
书萤:书灯下的萤火虫。
白玉箫:玉质的箫。
苍鸾语:苍鸾的叫声。
凉飙:凉风。
清奏:清脆的乐声。
舞凤:舞动的凤凰。
吟龙:吟唱的龙。
宁王:历史上的宁王。
新声:新曲调。
玉人:美女。
二十四桥:著名的桥。
烟景:景色。
宦情:官场情感。
黄金茅:比喻珍贵的茅草。
蠹虫:蛀虫。
少年英气:少年的豪迈气质。
神自若:神情自如。
春风走马:春风中骑马。
瑶阁:华丽的楼阁。
腰支:腰背。
矍铄:挺直。
妨:妨碍。
诙谑:玩笑。
飞觞:举杯畅饮。
灯花落:灯花掉落。
翻译
水花溅湿了鬓角,荷叶染上了衣色。西城的老王,豪放强健无人能及。
客人从日落时分来,衣衫破旧满身尘土。
银杯还未变轻盈,闲暇之余请开启。
山中的猿猴献上佳果,书灯下的萤火虫惊动了蜡烛。
他能吹奏白玉箫,模仿苍鸾的鸣叫。
凉风助兴,雨点驱散剩余的暑热。
舞凤在平台边翩翩起舞,吟龙在潭底划过水面。
你看不见宁王当年如何争宠迎新,三十六宫学习新的曲调。
玉人今夜何处寻觅,二十四桥只剩明月照空。
西城的景色多么稀疏,王子的官场情感却并不坏。
有田可种黄金般的茅草,只是讨厌蛀虫啃食。
少年英气无拘无束,高歌弹奏神情自如。
春风中策马驰骋花海,红日低垂困倦于华丽的楼阁。
年老体衰腰背挺直,座上宾客怎忍妨碍玩笑。
举杯畅饮如少年时,西窗下多次见证灯花落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西城王老子的豪华宴会上,主人王子定吹奏箫管的情景。开篇便以水花浸鬓根、荷叶践衫色设定了一个生动的自然环境和文雅的生活氛围。随后,诗人通过客从日没来、鹑衣遍黄埃等句子,描绘出宾客们在夕阳下的匆忙与尘土飞扬的情景,以及主人银杯未羽化、公馀烦一开的奢华生活。
接着,山猿供嘉果、书萤惊蜡炬两句,则表现了宴会上的丰盛食品和灯火辉煌的气氛。能持白玉箫、为作苍鸾语则直接点明了王子定吹奏箫管的一幕,展现了主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凉飙助清奏、雨脚挥残暑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衬托音乐所带来的清新和宴会结束时天气的转变。台边舞凤拍云来、潭底吟龙撇波去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舞蹈表演,伴随着箫声在空中飘扬,一切都显得如此宏大而壮观。
君不见宁王当日争门迎、三十六宫学新声两句,通过历史的对比,强调了这场宴会的盛况和音乐艺术的传承。玉人今夜教何处、二十四桥空月明则转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西城烟景何疏索、王子宦情殊不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宴会的赞美和主人情操的肯定。有田日种黄金茅、叵奈蠹虫摇齿脚则是对主人豪迈生活的一种写实。
少年英气无羁络、浩唱高弹神自若两句,描绘了王子定在宴会上的英俊风采和其演奏箫管的从容不迫。春风走马入花林、红日垂头困瑶阁则是对宴会结束后自然景色的一种描绘。
老去腰支便矍铄、座人那肯妨诙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流逝的感慨和宾客们对主人宴会的赞誉。飞觞得似少年时、西窗几度灯花落则是诗人对于往日美好记忆的回味,以及宴会结束后夜深人静之时的寂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宴会生活的细节刻画,展现了一个富丽堂皇、充满艺术气息的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