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已能闭诸外,无忧人事萦全文

已能闭诸外,无忧人事萦

出处:《七月十日天阴
宋 · 沈辽
江海积阴地,浮云朝莫生。
秋来不为雨,庭户含孤清。
南方八九月,残暑尚未平。
大火正西流,乃得逃炎蒸。
衰柳弄金飙,幽蝉咽复鸣。
渐欣泉石趣,已厌葛衣轻。
夙昔抱幽志,何心守硁硁。
已能闭诸外,无忧人事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末尾,天气由热转凉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以及内心情感的微妙波动。

首句“江海积阴地,浮云朝莫生”,描绘了江海之地因积聚阴云而显得沉闷,晨间与傍晚时分云层的生成,预示着天气的变化。接着,“秋来不为雨,庭户含孤清”两句,点明虽然秋天已至,但并未带来雨水,庭院门户中弥漫着一种孤独的清冷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寂寥感。

“南方八九月,残暑尚未平”,描述了南方地区在八九月份仍残留着暑气未消,与北方的秋意渐浓形成对比。“大火正西流,乃得逃炎蒸”则借用了星象的变化,说明随着夏夜星象的转移,炎热的夏季终于得以缓解。

“衰柳弄金飙,幽蝉咽复鸣”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衰败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而蝉声虽仍在,却显得低沉而断续,增添了秋日的萧瑟感。“渐欣泉石趣,已厌葛衣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对夏季衣物的轻薄感到厌倦,反映出对清凉秋风的期待。

最后,“夙昔抱幽志,何心守硁硁”表明诗人早有隐居避世的心愿,但为何还要坚守世俗的规则和束缚呢?这句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已能闭诸外,无忧人事萦”则是诗人决心隔绝外界的纷扰,不再为俗事所累,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和个人心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