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试问神仙结游伴,却我冠裳尘土满全文

试问神仙结游伴,却我冠裳尘土满

出处:《张宪副山水障子
明 · 文林
山高出云在平地,千村万落连春水。
乾坤氤氲元气湿,江湖满地流瀰瀰。
模糊杂树绿满眼,毫末閒花红半垒。
忽见芳洲草泺间,微露楼台烟雨里。
山家茅屋昼不关,背暄高阁深厓间。
山人对奕长不语,客载小舟何时还。
斜桥引出瀼西路,欹岸直抵泾南渡。
开图恍入洞庭游,又似天台灵隐去。
耳边汨汨闻溪声,堂上真疑结岚雾。
蓬莱阆苑想在此,青鞋布袜宜相顾。
试问神仙结游伴,却我冠裳尘土满
几时置我图画中,还似神仙更萧散。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与人间生活的情趣。诗人通过“山高出云在平地”开篇,巧妙地将山峰与云彩的关系呈现出来,营造出一种超脱凡尘的意境。接着,“千村万落连春水”,描绘了广阔乡村与潺潺流水的和谐景象,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乾坤氤氲元气湿,江湖满地流瀰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湿润与生机,仿佛天地间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随后,“模糊杂树绿满眼,毫末閒花红半垒”则细致地刻画了树木与花朵的色彩对比,绿树红花,相映成趣,展现出大自然的丰富与美丽。

“忽见芳洲草泺间,微露楼台烟雨里”描绘了偶然发现的一处美景,楼台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而“山家茅屋昼不关,背暄高阁深厓间”则转向对山中人家的描写,白天门户敞开,背靠温暖的高阁,置身于幽深的山崖之间,生活宁静而安逸。

“山人对奕长不语,客载小舟何时还”表现了山中人的悠闲自得,以及来访者与主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最后,“斜桥引出瀼西路,欹岸直抵泾南渡”描绘了前往另一处风景的路径,充满了探索与期待。

“开图恍入洞庭游,又似天台灵隐去”则表达了诗人对所见景色的赞叹,仿佛置身于洞庭湖或天台山的仙境之中。耳边的溪水声,堂上的岚雾,都让人心生向往。诗人想象自己如同仙人一般,穿着青鞋布袜,与神仙结伴游历,远离尘世的喧嚣。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融入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