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必有衰,世污以已隆
出处:《题阙》
明 · 王世贞
东京夸汝南,北魏推弘农。
友于列九命,祖祢尽三公。
名德冠时英,礼让世所宗。
董卓盗天常,尔朱纵穷凶。
贤哲俱骈首,清渭为之红。
盛极必有衰,世污以已隆。
虽无绍与侃,宁能保丰终。
友于列九命,祖祢尽三公。
名德冠时英,礼让世所宗。
董卓盗天常,尔朱纵穷凶。
贤哲俱骈首,清渭为之红。
盛极必有衰,世污以已隆。
虽无绍与侃,宁能保丰终。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题阙》之三十一。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诗中首先提到“东京夸汝南,北魏推弘农”,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两个地区,暗示了某种历史变迁或道德风尚的转移。接着,“友于列九命,祖祢尽三公”描绘了一幅家族显赫、世代为官的景象,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家族荣耀的重视。
然而,随后的“董卓盗天常,尔朱纵穷凶”两句,迅速转向对历史上暴君的批判,将矛头指向了董卓和尔朱氏,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道德沦丧的强烈谴责。接下来的“贤哲俱骈首,清渭为之红”更是形象地描绘了贤良之士遭受迫害,清廉之水变为血色的凄惨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对暴政的控诉。
最后,“盛极必有衰,世污以已隆”揭示了历史的循环规律,指出繁华之后必有衰败,污浊的社会风气也终将消散。而“虽无绍与侃,宁能保丰终”则表达了对后继无人、无法维持家族或国家繁荣的忧虑,以及对道德传承断裂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对比和对特定事件的描述,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道德沦丧以及权力滥用的反思,展现了王世贞作为文学家和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