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若问匡庐事,终身愧远公全文

若问匡庐事,终身愧远公

出处:《同使君宿大梁驿
唐 · 灵一
旌旗江上出,花外捲帘空。
夜色临城月,春寒度水风。
虽然行李别,且喜语音同。
若问匡庐事,终身愧远公

拼音版原文

jīngjiāngshàngchūhuāwàijuànliánkōng
línchéngyuèchūnhánshuǐfēng

suīránxíngbiéqiěyīntóng
ruòwènkuāngshìzhōngshēnkuìyuǎngōng

注释

旌旗:古代军队用的旗帜,这里指代军队或行进的队伍。
江上:江面上。
花外:花丛之外。
捲帘:卷起窗帘。
夜色:夜晚的景色。
临城:靠近城市。
月:月亮,此处指月光。
春寒:春季的寒气。
度水:越过水面。
行李别:分别,各自踏上行程。
且喜:而且高兴的是。
语音同:说同样的语言,沟通无障碍。
匡庐:庐山,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
事:情况,景致。
终身:一生。
愧远公:对不能与远离尘世的高僧相比感到惭愧,远公通常指隐居的高僧。

翻译

旌旗在江面飘扬而出,花朵旁卷起帘幕只见空旷。
夜晚的月光笼罩着城池,春天的寒意随水流淌而来。
虽然我们即将踏上各自的旅程,但很高兴我们的语言相通。
若问起庐山的景致,我深感惭愧无法与远方的高僧相比。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幅边塞行军的画面,旌旗在江上飘扬,花外帘幕卷起显得空旷。夜色伴随城墙逐渐浓重,月亮洒落在城头,而春天特有的寒意依旧,穿越水面的风带着凉意。诗人虽然与行李作别,但仍喜悦于能够与亲友共同交谈,感受语言的温暖。最后一句“若问匡庐事,终身愧远公”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某些事情的悔疚和自责之情。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灵一在唐代背景下,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或同僚的情谊以及内心的忧虑。他的语言简洁而不失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世界。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