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料君应早定,浮云不复叹风飘
出处:《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人情消长似江潮,谁肯诗篇问寂寥。
已识盖公曾避舍,悬知召伯有膏苗。
铁桥东去非无路,铜柱南来尚可标。
出处料君应早定,浮云不复叹风飘。
已识盖公曾避舍,悬知召伯有膏苗。
铁桥东去非无路,铜柱南来尚可标。
出处料君应早定,浮云不复叹风飘。
鉴赏
这首诗以江潮起兴,描绘了人情世态的起伏变化,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首句“人情消长似江潮”,以江潮的涨落比喻人情的盛衰变化,形象生动,引人深思。接着,“谁肯诗篇问寂寥”一句,点出在人情冷暖中,能有人以诗篇相慰藉的稀少,凸显了友情的珍贵。
“已识盖公曾避舍,悬知召伯有膏苗”两句,运用典故,借古人之事表达对友人的期待与信任。盖公避舍和召伯育苗的故事,寓意着友人如古人般有高尚品德和远见卓识,能够引领他人成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许。
“铁桥东去非无路,铜柱南来尚可标”则以地理景象为喻,鼓励友人在追求目标的路上,即使道路崎岖,也应勇往直前,如同铁桥指引方向,铜柱标示路径。这两句既是对友人行动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前景的乐观展望。
最后,“出处料君应早定,浮云不复叹风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人生选择的关切与建议,希望友人能尽早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受外界浮云般的诱惑与干扰,坚定前行。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