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难准易,皇极辩非中
出处:《暮春联句九首 其三》
宋 · 许月卿
祥云仍瑞日,霁月更光风。
虹夜书船满,鸡林诗贾通。
十行宽四海,一国咏三公。
经史遮眵目,古今浇渴胸。
太玄难准易,皇极辩非中。
清夜谈玄处,盛时无极翁。
乾坤涵奥学,日月照孤忠。
自信区区者,遥怜处处讧。
天无厌周德,年候克商丰。
群后集班瑞,宗人宅受同。
太平无以报,真意渺何穷。
虹夜书船满,鸡林诗贾通。
十行宽四海,一国咏三公。
经史遮眵目,古今浇渴胸。
太玄难准易,皇极辩非中。
清夜谈玄处,盛时无极翁。
乾坤涵奥学,日月照孤忠。
自信区区者,遥怜处处讧。
天无厌周德,年候克商丰。
群后集班瑞,宗人宅受同。
太平无以报,真意渺何穷。
注释
瑞日:吉祥的日子。霁月:雨过天晴后的月亮。
鸡林: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地区,文化繁荣之地。
十行:形容文字丰富,涵盖广泛。
三公:古代官职,指高位官员。
眵目:眼睛上的污垢,这里比喻尘世的杂念。
皇极:皇帝的最高准则。
无极翁:形容智慧渊博的老者。
孤忠:孤独而忠诚的心。
周德:周朝的美德。
商丰:商朝的好收成。
群后:诸侯或臣子。
宗人:宗族成员。
太平: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真意:真诚的情感。
翻译
祥云依然照耀着吉祥的日子,雨过天晴后的月亮更加明亮,微风吹拂。彩虹照亮夜晚,装满书籍的船只如同诗人的信使,穿梭在鸡林这样的文化市场。
十行文字足以包容四海,全国的人们歌颂三位公正无私的官员。
研读经史,洗涤眼中的尘埃,阅读古今,开阔胸襟。
深奥的《太玄经》难以理解,但皇帝的正道却易于分辨,不偏不倚。
在清冷的夜晚谈论玄妙的学问,盛世的老者无尽智慧。
天地之间蕴含深奥的学问,日月见证孤独而忠诚的心。
我自信于自己的微小,却从远处同情各地的纷争。
上天并未厌弃周朝的美德,今年的收成预示着商朝的丰饶。
诸侯们聚集在朝廷,宗族成员共享荣光。
在太平盛世,无法回报所有的恩惠,真挚的情感深不可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祥瑞昌盛的画面,充满了对美好时光和文化繁荣的赞美。首句“祥云仍瑞日,霁月更光风”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天气的喜悦,这种景象常被用来比喻国泰民安。
“虹夜书船满,鸡林诗贾通”则是对文化繁荣的描绘。虹指彩虹,比喻学问渊博;夜中有书船,寓意学者勤奋不辍;鸡林指古代文学家林逋之所居,此处则象征诗人济济。
“十行宽四海,一国咏三公”表明作者对于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崇敬先贤的态度。十行可能是指经典或诗文,宽四海象征学问包容天下;一国咏三公则显示了对圣贤的共同赞誉。
“经史遮眵目,古今浇渴胸”描绘的是学者对于经典和历史的深入研究,对于知识的渴望如同干渴之人寻水般迫切。
接下来的“太玄难准易,皇极辩非中”则是对哲理深奥难以把握的感慨。太玄指《道德经》中的“玄”,比喻道理深远;皇极可能指至高无上的学问境界;辩非中则表明对于这些深奥学问的理解和探讨。
“清夜谈玄处,盛时无极翁”描绘了作者在宁静的夜晚与人探讨玄妙哲理的情景。无极翁可能是指那些达观通晓的人物。
“乾坤涵奥学,日月照孤忠”表明了对于宇宙间广博知识的掌握,以及对于光明正大的品德的坚守。
“自信区区者,遥怜处处讧”则是对自我修养和内心慈悲的表达。区区可能指的是作者对于自己学问或品行的自信;遥怜则显示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的深切关怀。
最后,“天无厌周德,年候克商丰”和“群后集班瑞,宗人宅受同”分别描绘了对昔日圣君的不懈追念,以及家族和社会的祥瑞与和谐。太平无以报,真意渺何穷则是表达了对于天下太平无以为报答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文化繁荣、学术探讨、个人修养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崇尚文明的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