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焉倘锡类,颇胜平反功
出处:《同周恺子谅赋老人会诗二首》
元末明初 · 郭钰
板舆度晴陌,綵服迎春风。
今日良宴会,慈颜和乐同。
翠翘发垂素,锦筵花缀红。
萱草春日好,柏树雪未融。
缥缈瑶池母,并集蓬莱宫。
自非有令子,世乱徒飘蓬。
于焉倘锡类,颇胜平反功。
乃知晋潘岳,閒居赋未工。
今日良宴会,慈颜和乐同。
翠翘发垂素,锦筵花缀红。
萱草春日好,柏树雪未融。
缥缈瑶池母,并集蓬莱宫。
自非有令子,世乱徒飘蓬。
于焉倘锡类,颇胜平反功。
乃知晋潘岳,閒居赋未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老年聚会图景。诗人乘坐着轻便的板舆,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身着华丽的服饰,迎接春风。今日的宴会气氛愉悦,老人们的慈祥面容洋溢着和乐之情。宴会上,妇女们的翠翘发饰下垂,锦席上花朵点缀着鲜艳的红色,增添了节日的喜庆。
诗人以萱草和柏树作比,赞美了春天的美好,暗示老人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生机与坚韧。聚会的地点像是仙境般的瑶池和蓬莱宫,象征着尊贵和超凡。诗人感慨,如果不是有优秀的儿子,自己在动荡的世道中只能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然而,这样的聚会若能获得福祉,比任何平反冤屈的功绩更为珍贵。
最后,诗人借晋代潘岳之名,暗指即使身处闲居,这样的聚会也能让诗歌创作更显精妙,表明聚会不仅给生活带来了乐趣,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对老年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