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庐陵相公名位高,笔有造化之春风全文

庐陵相公名位高,笔有造化之春风

出处:《高风台歌
宋 · 项安世
台之高不知其几仞兮,但见燕雀仰视如冥鸿。
风之来不知其几里兮,但见南海北海声逢逢。
我时醉卧洞庭之北巴山东,耳边澒洞呼汹怖杀侬。
起来欠伸拍鸿蒙,问谁作此狡狯变化惊盲聋,乃是清江江上盘园翁。
翁本自与时人同,袍带靴笏从儿童。
亦尝随牒作小史,亦尝建纛称元戎。
偶然兴尽自返盘园中,意行倦止由心胸,岂与郢中小儿论雌雄。
儿曹颠倒鸡著笼,金朱眯眼视梦梦。
仰见騄骥脱鞅行青空,便欲俎豆老子配食蜚廉宫。
纷纷俗论安足穷,二三君子人中龙。
南安太守科甲高,袖有桂馆之香风。
庐陵相公名位高,笔有造化之春风
雨岩居士卧榻高,句有湖海之英风。
三君合谋奏天公,急羁此老勿使慵。
国于羊角九万里,奄有九霄寒露之空濛。
封师巽伯为附庸,不许抗表辞官封。
向来挂冠冠愈穹,老子一笑朱颜红。

拼音版原文

táizhīgāozhīrèndànjiànyànquèyǎngshìmíng鸿hóng

fēngzhīláizhīdànjiànnánhǎiběihǎishēngféngféng

shízuìdòngtíngzhīběishāndōngěrbiānhòngdòngxiōngshānóng

láiqiànshēnpāi鸿hóngméngwènshuízuòjiǎokuàibiànhuàjīngmánglóng

nǎishìqīngjiāngjiāngshàngpányuánwēng
wēngběnshíréntóng

páodàixuēcóngértóng
shǎngsuídiézuòxiǎoshǐ

shǎngjiàndàochēngyuánróng
ǒuránxīngfǎnpányuánzhōng

xíngjuànzhǐyóuxīnxiōngyǐngzhōngxiǎoérlùnxióng

ércáodiāndǎozhùlóngjīnzhūyǎnshìmèngmèng

yǎngjiàntuōyāngxíngqīngkōng便biàndòulǎopèishífēiliángōng

fēnfēnlùnānqióngèrsānjūnzhōnglóng

nánāntàishǒujiǎgāoxiùyǒuguìguǎnzhīxiāngfēng

língxiānggōngmíngwèigāoyǒuzàoxíngzhīchūnfēng

yánshìgāoyǒuhǎizhīyīngfēng

sānjūnmóuzòutiāngōnglǎo使shǐyōng

guóyángjiǎojiǔwànyǎnyǒujiǔxiāohánzhīkōngméng

fēngshīxùnbǎiwèiyōngkàngbiǎoguānfēng

xiàngláiguàguānguānqiónglǎoxiàozhūyánhóng

注释

仞: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
冥鸿:指高飞的鸿雁,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逢逢:形容风声。
欠伸:伸懒腰的动作。
狡狯:狡猾、诡计多端。
盘园翁:住在盘园的老翁。
袍带靴笏:古代官员的服饰。
雌雄:这里比喻胜负或高低。
儿曹:孩子们。
騄骥:骏马。
蜚廉宫:古代神话中的宫殿,比喻高尚之地。
科甲:科举考试的等级。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
湖海之英风:胸怀宽广,如湖海般深邃的风格。
羊角:比喻国家版图形状像羊角。
抗表:上书反对或请求。
挂冠:古代官员辞职,解下官帽。
穹:高大。

翻译

山峰之高难以丈量兮,只见燕雀仰望如对天鸿。
风起之处无从知晓其远近兮,只听见南海北海波涛汹涌声。
我曾在洞庭湖北巴山东侧沉醉,风声涛吼吓得我心惊胆战。
醒来伸懒腰,拍打混沌世界,询问何人玩弄这惊人变故,原来是清江江边的老翁。
老翁原本与世人相同,孩童时就已穿戴整齐。
他曾随文书做小吏,也曾领军指挥过军队。
偶尔兴致尽后返回盘园,行动随意,全凭心意,岂会与郢都小儿争胜负。
那些孩童混乱如鸡入笼,眼睛被金银迷住,浑浑噩噩。
抬头看见骏马在青空驰骋,想让老子与飞廉共餐。
世俗言论纷繁怎能穷尽,真正的君子如同龙在人间。
南安太守科举显赫,衣袖间散发出桂殿书香。
庐陵相公地位崇高,笔下生风,犹如春风拂面。
雨岩居士的床榻高洁,言语间洋溢着湖海般的豪情。
三位贤者合力向天祈愿,急切地挽留这位老者,不要让他懈怠。
国家疆域广阔如羊角,覆盖九万里,寒冷的天空空旷而深远。
封赐师巽伯为附庸,不允许他上表辞官。
过去挂冠退隐,如今反而更加显赫,老子笑颜如花,红润依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高风台歌》,通过对高台、风声和主人公自身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怀。诗中以“燕雀”、“冥鸿”、“南海北海”等意象,象征着世俗与高远的对比,展现出对权势和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人醉卧洞庭、巴山,被风声惊醒后,询问变化的源头,发现是一位名叫“盘园翁”的隐士。翁曾有过世俗的官职,但后来归隐,过着随性自在的生活,不与世俗争锋。

诗人将世俗之人比喻为“颠倒鸡著笼”的小儿,而自己则像“騄骥脱鞅行青空”,追求自由无拘的生活。他赞赏三位高官——南安太守、庐陵相公和雨岩居士,他们才情出众,能够识人荐贤,共同奏请天公挽留“老子”,即诗人自己,以免他过于悠闲。诗人以“国于羊角九万里”形容国家的广大,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同时也表明自己无意于世俗的封赏,挂冠归隐的决定更加坚定。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浮华的鄙视,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