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国未瞻都护节,列城先仰使华风
出处:《引伴致语口号》
宋 · 廖刚
蓼萧均泽九夷同,万里将迎礼意隆。
属国未瞻都护节,列城先仰使华风。
清谈会觉襟无暑,痛饮何辞盏屡空。
早晚回辕天上去,已应声价落辽东。
属国未瞻都护节,列城先仰使华风。
清谈会觉襟无暑,痛饮何辞盏屡空。
早晚回辕天上去,已应声价落辽东。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廖刚所作,名为《引伴致语口号》。诗中描绘了广阔的视野与宏大的礼仪场景,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外交气度。
首联“蓼萧均泽九夷同,万里将迎礼意隆”以“蓼萧”象征广袤的水域,比喻不同地域的人民如同水一般,虽分隔万里,却能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接着,“九夷同”则进一步强调了不同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而“万里将迎”则描绘出远距离迎接贵宾的盛大场面,彰显了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
颔联“属国未瞻都护节,列城先仰使华风”巧妙地运用了典故,通过“属国”与“都护”的对比,表达了对使者的尊敬与期待。即使使者还未到达,各地的城池就已经感受到了其带来的文明之风,这不仅体现了使者个人的魅力,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颈联“清谈会觉襟无暑,痛饮何辞盏屡空”则转入对使者的赞美。在清雅的交谈中,仿佛能感受到清凉之意,即便是在热烈的酒宴上,也愿意为交流而不断举杯,表现了使者的高雅风度和开放心态。
尾联“早晚回辕天上去,已应声价落辽东”则以一种浪漫而略带神秘的笔触,预示着使者的归途,同时暗示其影响力将跨越辽阔的空间,甚至达到遥远的辽东地区,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使者的赞美,展现了宋代对外交往的礼仪之盛、文化之深以及对和平共处、文化交流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