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潇洒东山寺,知是曾经谢傅游
出处:《题东山谢安石故居》
宋 · 喻良能
江边潇洒东山寺,知是曾经谢傅游。
一代英姿馀信史,千年陈迹付东流。
暮云初致苍生恨,远翠如凝妓女愁。
好古嗟予生苦晚,停桡明月满沧洲。
一代英姿馀信史,千年陈迹付东流。
暮云初致苍生恨,远翠如凝妓女愁。
好古嗟予生苦晚,停桡明月满沧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潇洒:形容环境或人举止自然,不拘束。谢傅:指谢安,东晋名臣,有才学且风度翩翩。
英姿:卓越的才能和威武的气概。
妓女:古代的一种职业,此处可能象征美女或繁华景象。
好古:喜好古代的事物,崇尚古风。
苦晚:遗憾自己出生太晚。
停桡:停止划桨,比喻停留。
沧洲:古代泛指水边或江湖之地,也常寓意隐居之处。
翻译
江边的东山寺显得格外自在,想必这里曾是谢傅游览的地方。这位杰出人物的风采在历史中留下痕迹,千年的往事随江水东逝。
傍晚的乌云似乎寄托着百姓的哀怨,远处的翠色仿佛凝聚了歌妓的忧愁。
我感叹自己生得太晚,未能亲历那个崇尚古风的时代,只能在明月下停船,望着沧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山寺的江景,以及对历史人物谢安石的怀想。首句“江边潇洒东山寺”展现了寺庙地理位置的清幽与闲适,暗示着谢安石曾在此处游历的风雅。次句“知是曾经谢傅游”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位名臣的敬仰。
第三句“一代英姿馀信史”赞扬了谢安石的卓越才能和历史地位,他的事迹被载入信史,成为后人景仰的对象。第四句“千年陈迹付东流”则寓言般地表达了时光荏苒,历史遗迹随江水东逝,令人感慨。
第五句“暮云初致苍生恨”借暮色和愁云传达出人们对谢安石未能挽狂澜于既倒的遗憾,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共鸣。最后一句“远翠如凝妓女愁”以翠色比喻女子的哀愁,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只能在明月照耀下的江边停舟,遥望沧海,表达对古代风流人物的追慕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怀,通过对东山寺和谢安石故居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