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随行骑,莺声傍客衣
出处:《送李侍御归宣州使幕》
唐 · 韩翃
春草东江外,翩翩北路归。
官齐魏公子,身逐谢玄晖。
山色随行骑,莺声傍客衣。
主人池上酌,携手暮花飞。
官齐魏公子,身逐谢玄晖。
山色随行骑,莺声傍客衣。
主人池上酌,携手暮花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草:春天的草木。东江外:江的东岸。
翩翩:形容轻盈的样子。
北路:北方的道路。
官齐魏公子:比喻官位显赫。
谢玄晖:南朝诗人,这里可能指代诗人的理想或榜样。
山色随行骑:山色仿佛随着骑行的人移动。
莺声傍客衣:莺鸟的鸣叫声环绕在旅人身旁。
主人池上酌:主人在池塘边设宴款待。
暮花飞:傍晚时分花瓣飘落。
翻译
春天的草木在东江之外生长,我轻盈地沿着北路回家。官职如同魏公子般显赫,身体却追随谢玄晖的足迹。
山色如影随形,骑马而行,莺鸣声伴随着旅人的衣物。
主人在池边设宴,夕阳下我们携手赏花,花瓣纷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春草东江外,翩翩北路归”设置了送别的背景,东江的春草似乎在为即将北上的朋友铺设一条温柔的归途。
接着,“官齐魏公子,身逐谢玄晖”两句则从人物的身份和氛围转换到自然景物中,通过“官齐魏公子”揭示出行者的高贵身份,而“身逐谢玄晖”则描绘了他与自然光线相随之状,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第三句“山色随行骑,莺声傍客衣”中,“山色随行骑”让读者感受到一同前行的景致与人物融为一体,而“莺声傍客衣”则是通过声音来营造氛围,使得离别之情更加深刻。
最后两句“主人池上酌,携手暮花飞”中,“主人池上酌”可能是在描述送别时的一种仪式或行为,而“携手暮花飞”则是对这份依依不舍的最终表达,朋友们在落花纷飞之际紧握的手,仿佛能凝固这难得的瞬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使人能够感受到送别时那份淡淡的忧伤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