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孤眠客,秋凉生夜衾
旧物零落尽,此情安可任。
唯有襭纱幌,尘埃日夜侵。
馨香与颜色,不似旧时深。
透影灯耿耿,笼光月沈沈。
中有孤眠客,秋凉生夜衾。
旧宅牡丹院,新坟松柏林。
梦中咸阳泪,觉后江陵心。
含此隔年恨,发为中夜吟。
无论君自感,闻者欲沾襟。
注释
美人:美丽的女子。别君去:离你而去。
无处寻:无法找到。
旧物:过去的物品。
零落尽:全部消失。
此情:这份感情。
安可任:怎能承受。
襭纱幌:破旧的纱帐。
尘埃:灰尘。
日夜侵:日夜侵蚀。
馨香:香气。
颜色:色彩。
不似旧时深:不如以前浓重。
耿耿:微弱闪烁的样子。
笼光:被笼罩的光线。
月沈沈:月光昏暗。
孤眠客:孤独的旅人。
秋凉:秋天的寒冷。
生夜衾:在夜晚的被子里感受。
旧宅:原来的家。
牡丹院:种有牡丹的庭院。
新坟:新建的坟墓。
松柏林:松树和柏树的树林。
咸阳:古都,象征故土。
觉后:醒来后。
江陵:地名,象征思念的地方。
隔年恨:多年的遗憾。
中夜吟:半夜里的吟唱。
无论:不用说。
自感:自己感受到的。
闻者:听到的人。
欲沾襟:快要湿润衣襟,形容感动至极。
翻译
美丽的她离开你远去,离去后无处可寻觅。曾经的物品已全部凋零,这份情感怎能忍受。
只有那破旧的纱帐,日复一日被尘埃侵蚀。
香气和色彩,都不再像往昔那样深沉。
灯光透过影子微微闪烁,月光在笼子里暗淡下沉。
有个孤独的旅人,在秋夜的被窝中思念。
旧宅的牡丹园,如今已是松柏的墓地。
梦回咸阳泪流满面,醒来后心中满是江陵的情思。
含着这隔年的遗憾,半夜里发出哀怨的吟唱。
不必说你自己有何感触,听者也会感动得泪水涟涟。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和元九悼往》,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愁。诗人通过描绘一位美人离别后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去幸福生活的追思。
“美人别君去,自去无处寻。”开篇即以此句点明主题,美人的离开如同失去了珍贵的宝物,无从寻觅。这种比喻增添了一份哀婉的情感,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感受。
“旧物零落尽,此情安可任。”接着,诗人转向周遭环境的描写,旧日的物件已然一一消散,那种曾经的情感又怎能再次托付给这些零落之物?此处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现实无情变迁的无力感。
“唯有襭纱幌,尘埃日夜侵。”在这首诗中,“襭纱幌”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唯一的物证,而尘埃的积累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淡忘。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差距。
“馨香与颜色,不似旧时深。”这两句表达了过去事物美好的回忆,尽管现在的花仍有香气,但已经不如往日那般浓郁和鲜明。这是对逝去美好不可复返的一种感慨。
“透影灯耿耿,笼光月沈沈。”夜晚的灯火和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萦绕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传达了自己孤寂的心境。
“中有孤眠客,秋凉生夜衾。”这里的“孤眠客”是对诗人自己的一个形象,表明他在这个秋凉的夜晚独自一人,感受着夜的冷清和生活的苍茫。
“旧宅牡丹院,新坟松柏林。”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由繁华变为荒凉的场景,从曾经热闹的牡丹院到如今凄清的松柏丛生之地,这种对比不仅是环境变化,更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梦中咸阳泪,觉后江陵心。”在梦中,诗人的泪水与咸阳城中的往事相连,而醒来之后,他的心依旧留恋于江陵。这里的“泪”和“心”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深情的流露。
“含此隔年恨,发为中夜吟。”诗人将这份隔年的怨恨和怀念通过诗歌表达出来,正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的声音在空旷中回响。
“无论君自感,闻者欲沾襟。”最后一句则是对读者的呼吁,无论你是否能深刻体会这份情感,但听到这样的诗句,都会忍不住想要用衣袖拭去眼角的泪水。这既是对诗歌力量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读者共鸣之情的一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