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卅载隐茅屋,未识官吏貌全文

卅载隐茅屋,未识官吏貌

出处:《赠安潜山改亭
清 · 韩梦周
卅载隐茅屋,未识官吏貌
颇闻野人言,威凛霜雪曜。
私拟牧牛羊,何用作虎豹。
及兹莅皇堂,泥首列稚耄。
鞭扑竟时施,气急遂成噪。
那无道路口,诅我以为暴。
黾勉事抚恤,尔汝相慰劳。
立法在惩奸,平人使有告。
未获神君名,时凛苍鹰号。
循循守往训,居官如学校。
以兹懒趋走,中颇鲜欣懊。
安有老乳母,乃作倚门笑。
皖江春色高,萧寺径相造。
问君从何来,百里承恩诏。
学至非饥驱,渊明谐特妙。
果腹事则已,要有韩才报。
爱民即为国,好事在忠孝。
勿谓人莫知,至宝光自耀。
太史书循良,千里独仰眺。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韩梦周的《赠安潜山改亭》描绘了诗人对地方官员安潜山的观察和评价。首四句通过三十年来民间对官吏的畏惧形象,暗示安潜山的威严;接着写到他初履官位时,对待百姓的态度,既有严格执法的一面,也有亲民慰劳的温情。诗人认为,作为官员应公正惩奸,保护平民的权益,而不是滥用权力。

在诗中,诗人以“懒趋走”形容自己因安潜山的治理而减少了许多忧虑,但也表达了对安潜山未能获得“神君”美誉的惋惜,暗喻其还需进一步提升德行。诗人以“渊明谐特妙”赞扬安潜山的淡泊和才能,鼓励他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更要像陶渊明那样以才报国,体现爱民为国的忠诚与孝道。

最后,诗人提醒安潜山,尽管他的善政不易为人所知,但真正的美德终将光芒四射,期待太史会记录下他的良好政绩,让后人景仰。整首诗以赞美和激励为主,展现了对清廉有为官员的期待。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