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怀岳何须赋四愁,官闲常得采真游全文

怀岳何须赋四愁,官闲常得采真游

出处:《游衡山诗十二首
明 · 邓云霄
怀岳何须赋四愁,官闲常得采真游
水帘斜挂黄姑渚,天柱高撑白玉楼。
鸡犬洞仙忘甲子,蜉蝣人世自春秋。
休誇眼底穷三界,海外还闻更九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衡山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怀岳何须赋四愁”,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登山访岳的传统赋诗方式的反思,暗示了他寻求的是更为自由自在、不拘形式的游历体验。接着,“官闲常得采真游”则点明了诗人利用闲暇时间,追求真实、纯粹的自然之乐。

“水帘斜挂黄姑渚,天柱高撑白玉楼”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描绘了衡山的壮丽景色。水帘比喻为悬挂的瀑布,黄姑渚则是指山间清澈的水域,天柱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峰,白玉楼则可能是对山中建筑或云雾缭绕景象的美喻。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鸡犬洞仙忘甲子,蜉蝣人世自春秋”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神仙世界与人间的差异,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鸡犬洞仙象征着超脱世俗、长生不老的生活状态,而蜉蝣人世则代表了平凡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休夸眼底穷三界,海外还闻更九州”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广阔、人生有限的感慨。他认为不必局限于眼前的三界(即人间、欲界、色界),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探索。这不仅是对地理空间的拓展,更是对心灵境界的开拓,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