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四月少雨百草热,山中小麦皆乾枯全文

四月少雨百草热,山中小麦皆乾枯

出处:《彭州行邑道中
宋 · 李石
四月少雨百草热,山中小麦皆乾枯
溪水不流牛缺饮,连耞未动妻典襦。
布谷催耕鸠妇怨,早得一雨淋汝面。
老夫枕书卧晚凉,农自忍饥官饱饭。

拼音版原文

yuèshǎobǎicǎoshānzhōngxiǎomàijiēqián

shuǐxiàliúniúquēyǐnliánjiāwèidòngdiǎn

ércuīgēngjiūyuànzǎolínmiàn

lǎozhěnshūwǎnliángnóngrěnguānbǎofà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少雨,农作物干枯的景象。开篇“四月少雨百草热”,即点出了季节与自然状态之间的矛盾:四月本应是春雨绵绵的时节,但现实却是炎热少雨,导致百草枯黄。

接着,“山中小麦皆乾枯”进一步强调了农业生产的困境。小麦作为重要农作物,其干枯更显现出天气变化对农业的严重影响。

“溪水不流牛缺饮”,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旱情带来的后果——连自然界的水源都不再流淌,牲畜无水可饮,更凸显出干旱的严峻性。紧接着,“连耞未动妻典襦”描述的是农民家庭的困窘,因缺雨而无法耕种,妻子只能典当衣物以维持生计。

“布谷催耕鸠妇怨”,则透露出劳作之人的不满与抱怨。春耕时节本应是繁忙的,但旱情让农民的辛勤工作无法展开,鸠妻(即田埂上的鸟)也似乎在诉说着这份无奈。

“早得一雨淋汝面”,这一句流露出对雨水的渴望。尽管前文描写了许多困境,但这里却表达了一种急切盼望,希望能早日降临甘霖,以解干旱之苦。

最后,“老夫枕书卧晚凉”转换了语气,从宏观的自然环境转向个人生活。诗人以“老夫”自称,枕着书籍安详入睡,这种宁静的画面与前文的焦虑形成对比,或许是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至于“农自忍饥官饱饭”,则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农民在饥饿中忍受煎熬,而官员们却食不尽欢,饱餐终日,这种反差强烈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与矛盾。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间社会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天气变化带来的农业困境及社会不公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