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见此客,敢辞捐佩环
出处:《与王永锡廖敷锡同游三洲岩》
明 · 张吉
仙岩渺何许,宛在碧岑间。
我来不惮远,鼓枻湘水湾。
亦有同舟客,荧荧俱妙颜。
舍舟入岩际,岩溜方潺潺。
探幽动野癖,窥罅讶天悭。
云深隐白日,薄寒侵蒯菅。
时见空洞表,悠悠鸾鹤还。
安知峡山里,吏隐非真閒。
芳筵湛清酤,代舞秉长蕳。
苍壁多往躅,跻陵忘险艰。
更闻有仙客,炼形依此山。
去来骑苍鹿,飘忽难追攀。
我欲见此客,敢辞捐佩环。
再拜问至诀,永超生死关。
我来不惮远,鼓枻湘水湾。
亦有同舟客,荧荧俱妙颜。
舍舟入岩际,岩溜方潺潺。
探幽动野癖,窥罅讶天悭。
云深隐白日,薄寒侵蒯菅。
时见空洞表,悠悠鸾鹤还。
安知峡山里,吏隐非真閒。
芳筵湛清酤,代舞秉长蕳。
苍壁多往躅,跻陵忘险艰。
更闻有仙客,炼形依此山。
去来骑苍鹿,飘忽难追攀。
我欲见此客,敢辞捐佩环。
再拜问至诀,永超生死关。
鉴赏
这首明代张吉的诗《与王永锡廖敷锡同游三洲岩》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仙岩的奇幻经历。首句“仙岩渺何许,宛在碧岑间”展现出岩壁的神秘与幽深,仿佛仙境隐藏在青翠的山峦之中。诗人不畏路遥,乘船来到湘水湾,“鼓枻”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划桨前行的情景。
同行的友人皆容貌出众,“荧荧俱妙颜”,增添了游历的乐趣。进入岩中,流水潺潺,诗人被自然的幽静和深邃所吸引,流露出对未知的好奇与惊叹。“云深隐白日,薄寒侵蒯菅”描绘了山中的气候特点,以及岩洞内外的对比。
诗人感叹此处似有隐者生活,“安知峡山里,吏隐非真閒”,暗示着这里可能隐藏着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宴饮之际,清酒佳肴,伴随着舞者的曼妙身姿,增添了欢愉的气氛。岩壁上留有古人足迹,登山的过程虽有艰险,但并未阻碍他们追寻仙踪。
最后,诗人听说有仙人在此修炼,骑着苍鹿出没,令人难以追踪。他表达了想要一睹仙人风采的愿望,甚至愿意放弃身外之物以求得仙道秘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超凡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