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在天半,无因充玉盘
为君作萝茑,青青同岁寒。
馨香在天半,无因充玉盘。
嗟尔搴芳人,盻望空长叹。
紫茎何袅袅,绿叶何反反。
但见白云覆,安知清露漙。
嗟彼生沅湘,枝枝临江干。
行人得采撷,持以成幽欢。
一朝蕙草晚,弃捐同齐纨。
虽蒙置箱箧,讵异涂泥间。
鉴赏
这首诗《松上兰》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兰花生长于松树之上的独特环境,以及其与松树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展现了兰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质。
首句“兰生乃无土,托根高松端”描绘了兰花在没有土壤的环境中,却能依靠高耸的松树作为支撑,生长在松树的顶端。这不仅展示了兰花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也象征着它不畏艰难、追求高洁的精神。
接着,“为君作萝茑,青青同岁寒”一句,将兰花比作松树的藤蔓,与松树一同经历严寒的考验,暗示了兰花与松树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它们共同面对困难时的坚强与团结。
“馨香在天半,无因充玉盘”则赞美了兰花的香气,即使飘散在空中,也无法被珍藏在珍贵的玉盘之中,表达了对兰花美好品质的无限向往和遗憾。
“嗟尔搴芳人,盻望空长叹”中,“搴芳人”指的是采摘花朵的人,诗人感叹那些追求美好事物的人,只能徒劳地仰望,无法真正得到兰花的芳香与美丽。
“紫茎何袅袅,绿叶何反反”描绘了兰花的茎叶形态,紫色的茎条轻盈摇曳,绿色的叶子生机勃勃,展现出兰花的优雅与活力。
“但见白云覆,安知清露漙”则通过白云和清露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兰花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立与纯净,即使被白云覆盖,也不失其清新的露珠。
最后,“嗟彼生沅湘,枝枝临江干。行人得采撷,持以成幽欢”描述了兰花生长在沅湘流域,沿江而生,人们可以采摘它们,用来增添生活的乐趣与雅致。
“一朝蕙草晚,弃捐同齐纨”则以蕙草(一种香草)晚衰,与齐纨(一种丝绸)一同被抛弃为例,表达了对兰花命运的感慨,即便有着高贵的品质,也可能遭遇不幸的命运。
“虽蒙置箱箧,讵异涂泥间”则总结了兰花的命运,即使被妥善保存,也难以避免与普通泥土相似的命运,表达了对兰花命运的同情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兰花坚韧生命力和高洁品质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