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尝屡相过,虽数不厌频
出处:《陈至恭病中》
明 · 徐庸
圣贤著经史,所重在五伦。
五伦不废弛,斯可能为人。
羡君笃于孝,日夕惟奉亲。
父子主天理,爱生于一仁。
仁者必有寿,载之在鲁论。
夫何遘微疾,倏焉经几春。
食饮谨制度,药饵明君臣。
避喧乐峭峭,慎言戒谆谆。
至要喜怒间,以兹养心身。
我尝屡相过,虽数不厌频。
求我赋声诗,咏吟娱其神。
天道信好回,久屈而后伸。
何况有德者,稀世犹凤麟。
兹当履康健,野服逍遥巾。
寿域次第登,讴歌尧舜民。
馨香拟兰蕙,坚久期松椿。
吾言可采取,当勉书诸绅。
五伦不废弛,斯可能为人。
羡君笃于孝,日夕惟奉亲。
父子主天理,爱生于一仁。
仁者必有寿,载之在鲁论。
夫何遘微疾,倏焉经几春。
食饮谨制度,药饵明君臣。
避喧乐峭峭,慎言戒谆谆。
至要喜怒间,以兹养心身。
我尝屡相过,虽数不厌频。
求我赋声诗,咏吟娱其神。
天道信好回,久屈而后伸。
何况有德者,稀世犹凤麟。
兹当履康健,野服逍遥巾。
寿域次第登,讴歌尧舜民。
馨香拟兰蕙,坚久期松椿。
吾言可采取,当勉书诸绅。
鉴赏
此诗《陈至恭病中》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通过诗文表达了对陈至恭在病中仍坚守孝道,注重养生,以及对未来健康与长寿的美好祝愿。
诗中首先提到圣贤著作的经典,强调了“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认为维护好这五伦是成为人的关键。接着,诗人赞美陈至恭对孝道的坚持,每日早晚侍奉双亲,体现了父子之间遵循天理,以仁爱之心相待。
诗人进一步指出,仁者必能长寿,并引用儒家经典《论语》中的内容来支持这一观点。然而,陈至恭却不幸遭遇微小疾病,时间匆匆流逝,数个春季已过。在此期间,陈至恭严格控制饮食,明确药物的使用规则,避免喧嚣,谨慎言语,尤其重视情绪管理,以此来养护身心。
诗人曾多次拜访陈至恭,尽管次数频繁,但并未感到厌烦,反而希望赋诗以娱乐其精神。诗人相信天道自有轮回,长久的屈辱终将得到伸展。对于有德之人,如陈至恭这般稀世罕见的凤凰麒麟,诗人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恢复健康,享受长寿,成为百姓讴歌的对象。
最后,诗人以兰花和翠柏象征陈至恭的品德与坚韧,希望他的美德如同香气一样持久,寿命如同松树与柏树一般长久。诗人的话语充满鼓励与期待,希望陈至恭能够从诗中汲取力量,努力保持健康,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