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惊耳西江涨,十里雄声学海潮
出处:《自西县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 其一》
宋 · 李新
矮陌穹庐青匝地,垂杨步幛绿藏桥。
无端惊耳西江涨,十里雄声学海潮。
无端惊耳西江涨,十里雄声学海潮。
注释
矮陌:低矮的小路。穹庐:圆顶的帐篷。
青匝地:绿色连片。
垂杨:垂柳。
步幛:像屏障一样的垂柳。
绿藏桥:绿色遮掩着小桥。
无端:忽然。
西江:指某个西方的江河。
涨:上涨。
十里:十里之外。
雄声:雄壮的声音。
学海潮:比喻涛声如海潮。
翻译
低矮的小路上,圆顶的帐篷连成一片,绿色的垂柳像屏障一样遮掩着小桥。忽然听到西江水位上涨的声音,那涛声如同十里之外的海潮般雄壮澎湃。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行旅景象的诗,充满了动感和听觉效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由静而生的力量感。
"矮陌穹庐青匝地"一句,设置了一幅幽深宁静的画面,矮小的茅屋被青翠的草木环绕,给人一种隐逸的感觉。接着"垂杨步幛绿藏桥"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描写,垂下的柳树好像一道自然的帷幕,将桥梁轻轻地遮掩起来。
然而这种静谧的氛围在下一句"无端惊耳西江涨"中被打破,"无端"意味着突然之间,而"惊耳"则是强烈的听觉效果,表达了西江水涌的巨大声响。紧接着的"十里雄声学海潮"则将这种声音的壮观与海潮相比较,形象地传递了一种无边界的力量。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通过自然的声音和动态来表达一种生命力和自然力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