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法法皆圆通,始了第一义全文

法法皆圆通,始了第一义

清 · 李宗瀚
隋书罕署名,道护碑传二。
开皇仁寿年,兴国启法寺。
后来信居上,书老笔亦恣。
六一得其精,胡乃杨本嗜。
一夔殊已足,观乐他且置。
骨体肖龙藏,倍溢妍华致。
化度虽后尘,右方阐缄秘。
悦生堂不录,销夏篇不记。
两家印篆留,近入义门笥。
气压集古千,源导贞观四。
其文颂金像,颇说佛灵异。
我闻菩提法,妙具千手臂。
法法皆圆通,始了第一义
丁真合同参,谁问楞伽字。

鉴赏

这首清代李宗瀚的《隋丁道护书启法寺碑》是一首描绘古代书法艺术的诗。诗人通过对隋代丁道护书写的法寺碑的赞美,展现了其书法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开皇仁寿年"点明了创作背景,"六一得其精"则赞誉丁道护的书法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堪比唐代的杨本嗜。"骨体肖龙藏,倍溢妍华致"形容其字形犹如龙飞凤舞,充满美感。"化度虽后尘,右方阐缄秘"则强调其书法在后世仍有深远影响。

诗中提到的"悦生堂不录,销夏篇不记"可能指的是其他书法作品的遗漏,而"两家印篆留,近入义门笥"则表明这些珍贵的碑刻被收藏于学术机构。接下来的诗句"气压集古千,源导贞观四"进一步强调其书法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唐代贞观年间的大师们相提并论。

最后,诗人以佛教中的"菩提法"和"圆通"来比喻丁道护书法的深远内涵,以及对佛法智慧的领悟。整首诗通过书法艺术展现了丁道护的才华和其作品的宗教意义,体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