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问我偏饶思,还念鹪鹩得一枝
出处:《和萧少卿见庆新居 其一》
唐末宋初 · 徐铉
湘浦怀沙已不疑,京城赐第岂前期。
鼓声到晚知坊远,山色来多与静宜。
簪屦尚应怜故物,稻粱空自愧华池。
新诗问我偏饶思,还念鹪鹩得一枝。
鼓声到晚知坊远,山色来多与静宜。
簪屦尚应怜故物,稻粱空自愧华池。
新诗问我偏饶思,还念鹪鹩得一枝。
注释
湘浦:湘江边的沙洲。赐第:皇帝赏赐的宅邸。
鼓声:古代城市中的报时信号。
静宜:安静而适宜。
簪屦:古人的发饰和鞋子,代指贵重物品。
华池:形容富丽堂皇的池塘。
鹪鹩:一种小型鸟类,常比喻生活简朴的人。
一枝:指鹪鹩的巢穴或栖息之处。
翻译
在湘浦怀念沙洲已经不再怀疑,京城的赐第怎能预先期待。直到夜晚的鼓声传来才知坊市遥远,山色的增添更显静谧适宜。
头上的簪和脚下的屦或许仍怜惜旧物,但稻粱丰盛却让我愧对华美的池塘。
新诗询问我,思绪尤其丰富,只因我还记得那鹪鹩觅得的一枝栖息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名为《和萧少卿见庆新居(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新居祝贺与怀旧之情的诗句。
"湘浦怀沙已不疑":这里“湘”指的是湖南的古称,作者表明自己已经不再怀疑曾经在湘江边上沙滩上的美好时光。"京城赐第岂前期":诗人提到朋友在京城得到赏赐的新居,认为这不是早已预见的事情。
"鼓声到晚知坊远":夜色降临之际,听着渐渐远去的鼓声,作者意识到自己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山色来多与静宜":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色的层次越来越丰富,这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相得益彰。
"簪屦尚应怜故物":这里“簪屦”指的是古代的日常用物,如发簪和草鞋等,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生活中简单物品的怀念。"稻粱空自愧华池":而对于现今丰富的食物如稻米,却感到内心有所不足,因为无法与昔日的清贫比肩。
"新诗问我偏饶思":朋友询问诗人为何总是那么多情,诗人的回答即是接下来的句子。"还念鹪鹩得一枝":诗人表达了仍旧怀念那些在树梢上鸣叫的小鸟,即使只是得到一枝能让这些小鸟栖息的树木,也足以令人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传递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朋友新居的祝福,也不忘怀旧之情,以及对于过往简单美好的生命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