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频于客鬓加,归期犹自叹无涯
出处:《发湖州 其一》
宋 · 罗公升
秋色频于客鬓加,归期犹自叹无涯。
行缠剩欠江湖债,未著袈裟已出家。
行缠剩欠江湖债,未著袈裟已出家。
注释
频于:频繁地、不断地。客鬓:旅人的鬓发,指漂泊在外的人。
归期:回家的日期。
无涯:没有边际,形容遥远或无法确定。
行缠:行走江湖时的债务或责任。
江湖债:在社会上或江湖中累积的债务或恩怨。
袈裟:佛教僧侣穿的长袍。
出家:指离开世俗生活,成为僧侣。
翻译
秋天的景色不断增添在我两鬓的白发上,回家的日子仍然感叹遥不可及。行走江湖时欠下的债务还未偿还,我虽未披上僧袍,却已经出家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罗公升在秋天的旅途中,感受到时光匆匆,岁月在他头上增添秋意,不禁感叹归期遥遥无期。他身上的旅途债务尚未还清,而内心似乎已经倾向于出家为僧,暗示了他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解脱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