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时犹弱起慨忼,谓此未足荣其乡
出处:《杂言送郑主簿炎之官昌化》
宋 · 谢翱
刘先生,名肩吾,闽中词赋天下无。
当年战艺誇颜色,进士出身两回得。
卢公里人正在朝,相见相逢九官宅。
余时犹弱起慨忼,谓此未足荣其乡。
丈夫事业在简册,要令姓字留耿光。
继闻郑君年最少,人物气象尤堂堂。
白鹿山南介公后,禽蛟两祭狮子王。
梦魂欲见无由据,侧荔芭蕉春复暮。
时移乃尔来霅间,因作广文求主簿。
顾予多病涩语言,面垢毛焦著麻布。
山中乞食城中归,徵诗送赠非所宜。
已闻之戍向昌化,此地人传多畏怕。
龙居嗜燕烟入巢,病甲垂櫩腥雨下。
又闻山鬼吹灯夜,来向人家避官舍。
君持何术径往居此无百忧,便将天雷斧柄塞鬼穴。
巫山铁锁沈龙湫,祇足自乱不得休。
岂知从心致祷动幽隐,使龙无嗜鬼无愁,不知君能致此不。
龙不须酹以酒,鬼不须祭以肉。
秋旗卷雨晓案烟,时向县斋望天目。
当年战艺誇颜色,进士出身两回得。
卢公里人正在朝,相见相逢九官宅。
余时犹弱起慨忼,谓此未足荣其乡。
丈夫事业在简册,要令姓字留耿光。
继闻郑君年最少,人物气象尤堂堂。
白鹿山南介公后,禽蛟两祭狮子王。
梦魂欲见无由据,侧荔芭蕉春复暮。
时移乃尔来霅间,因作广文求主簿。
顾予多病涩语言,面垢毛焦著麻布。
山中乞食城中归,徵诗送赠非所宜。
已闻之戍向昌化,此地人传多畏怕。
龙居嗜燕烟入巢,病甲垂櫩腥雨下。
又闻山鬼吹灯夜,来向人家避官舍。
君持何术径往居此无百忧,便将天雷斧柄塞鬼穴。
巫山铁锁沈龙湫,祇足自乱不得休。
岂知从心致祷动幽隐,使龙无嗜鬼无愁,不知君能致此不。
龙不须酹以酒,鬼不须祭以肉。
秋旗卷雨晓案烟,时向县斋望天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的《杂言送郑主簿炎之官昌化》。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郑炎即将前往昌化任职的送别之情,以及对昌化地方环境的想象与担忧。
诗开篇即赞美友人郑炎才华横溢,曾两次通过进士考试,且年轻有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郑炎的风采。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郑炎前往昌化任职的关切与担忧,认为昌化之地环境险恶,多有畏惧之处。诗人以“龙居嗜燕烟入巢,病甲垂櫩腥雨下”等句,形象地描绘了昌化地区的恶劣环境,如龙居于险恶之地,腥雨不断,暗示了昌化的危险与艰难。
随后,诗人转而表达对友人郑炎前往昌化任职的鼓励与祝福,希望他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化解困难,使昌化之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宁。诗人以“使龙无嗜鬼无愁,不知君能致此不”等句,表达了对郑炎能力的信任与期待,希望他能够以自己的力量改变昌化的现状,让龙不再贪食,鬼不再困扰。
最后,诗人以“龙不须酹以酒,鬼不须祭以肉”等句,表达了对郑炎智慧与勇气的赞扬,认为真正的解决问题之道在于内心的真诚与智慧,而非外在的祭祀与仪式。同时,诗人也以“秋旗卷雨晓案烟,时向县斋望天目”等句,表达了对友人郑炎的思念与祝福,希望他在昌化任职期间,能够平安顺利,如同秋日的旗帜在风雨中飘扬,最终达到心中的目标。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诗人对昌化之地的深刻理解与关怀,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智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