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鸠啼雨后声,山认云边影全文

鸠啼雨后声,山认云边影

出处:《晓发芙蓉村
清 · 端木国瑚
飞翠失空山,游梦兀然醒。
人语夜堂深,帘白镫犹炯。
寒暖戒衣装,共取芙蓉径。
绿树脱苍烟,远媚溪光静。
鸠啼雨后声,山认云边影
村引碧阴高,壑度香风永。
雁峰落何处,四十九盘岭。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端木国瑚的《晓发芙蓉村》描绘了一幅清晨启程时的山水画卷。首句“飞翠失空山”,以动态的“飞翠”形象写出山色在晨曦中消退的朦胧美,暗示了诗人行旅的开始。次句“游梦兀然醒”,表达了诗人从梦境中突然醒来,眼前是真实的芙蓉村景。

“人语夜堂深,帘白镫犹炯”描绘了夜晚的寂静被打破,堂内仍有微弱的灯光,暗示着村庄并非完全沉睡,生活气息犹存。接下来,诗人关注天气变化,“寒暖戒衣装”,准备应对可能的气温变化,决定前往“共取芙蓉径”。

沿途景色优美,“绿树脱苍烟,远媚溪光静”,树木在晨雾中显露出生机,溪水静静地流淌,显得宁静而迷人。雨后的“鸠啼”与山峦的“云边影”构成和谐的自然音响,增添了生动的意象。诗人继续前行,“村引碧阴高,壑度香风永”,村庄引领着行者进入一片翠绿的阴凉,山谷间香气持久。

最后两句“雁峰落何处,四十九盘岭”,以雁峰和蜿蜒曲折的山路作为旅程的终点,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也暗示了旅程的艰难与探索的兴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芙蓉村清晨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诗人行旅中的所见所感,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