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促共嗟情不尽,幽冥遽恨见无期
出处:《罗侍郎挽诗》
明 · 杨士奇
金鱼洲北相过日,玉峡楼前执别时。
匆促共嗟情不尽,幽冥遽恨见无期。
尚存简册书成绩,不断轺车赋载驰。
最是边西来往数,至今遗爱后人思。
匆促共嗟情不尽,幽冥遽恨见无期。
尚存简册书成绩,不断轺车赋载驰。
最是边西来往数,至今遗爱后人思。
鉴赏
这首挽诗《罗侍郎挽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表达了对已故罗侍郎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通过金鱼洲、玉峡楼等地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将生前的相聚与离别、生后的怀念与追忆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情感。
首联“金鱼洲北相过日,玉峡楼前执别时”以金鱼洲和玉峡楼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生前相聚的温馨场景与离别的不舍之情。金鱼洲可能象征着友谊与欢聚之地,而玉峡楼则可能是送别之所,两者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相聚与离别的命运。
颔联“匆促共嗟情不尽,幽冥遽恨见无期”则直接抒发了对逝者情感的不舍与遗憾。匆促的相聚与离别,使得情感无法完全释放,而对逝者的怀念与遗憾,则在幽冥的世界里显得更加深沉,无法相见成为最大的痛苦。
颈联“尚存简册书成绩,不断轺车赋载驰”转而赞颂逝者生前的功绩与贡献。简册记录了他的成就,轺车代表了他的勤勉与奔波,这两句既是对逝者生平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的传承与纪念。
尾联“最是边西来往数,至今遗爱后人思”则进一步强调了罗侍郎在边疆的贡献与影响。频繁的往来不仅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后人长久怀念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情悼念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价值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