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出处:《戏赠灵澈上人》
唐 · 吕温
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僧家:指僧人或出家人。芳春兴:春天的兴致或喜悦。
禅心:佛教中指清静、无杂念的心境。
滞境:停滞不前或拘泥的境地。
池水湛然:形容池水清澈见底。
何曾:何尝,表示从未如此。
花枝影:花枝的倒影。
翻译
僧人也有春天的兴致,自然是因为他们的禅心没有被任何束缚。你看那池塘水清澈的时候,又何尝不倒映着花枝的影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僧家春日的闲适图景。开篇“僧家亦有芳春兴”,直接点出了寺院中的春天也同样生机勃勃,充满了生长的气息。紧接着,“自是禅心无滞境”则表达了僧侣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没有世俗的牵绊,达到了禅修的心境。
下两句“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诗人引导读者观察到清澈的池水在阳光照耀下的宁静美景,同时也指出在这样的时刻,池水似乎总是接受着周围花枝的映衬。这里,“湛然”形容池水如同一块明镜,而“何曾不受花枝影”则展示了自然界万物相依、和谐共生的美妙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僧家春日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澄明的禅意。诗人吕温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寺院风光,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