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弓旌礼,今徵草泽臣
出处:《经潼关赠宇文十》
唐 · 窦群
古有弓旌礼,今徵草泽臣。
方同白衣见,不是弃繻人。
方同白衣见,不是弃繻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弓旌:古代用来表示尊重的仪仗,如弓箭和旗帜。徵:征召,指朝廷选拔官员。
草泽:民间,指未出仕或在野的人。
白衣:平民百姓的服装,表示身份平等。
弃繻人:指曾经放弃官职的人。
翻译
古代有以弓箭和旌旗表示敬意的礼仪,现在朝廷征召民间贤士为官。他们如同普通百姓前来应召,并非那些曾经放弃官职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窦群的《经潼关赠宇文十》,通过对古今礼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赞赏。其中,“古有弓旌礼”指的是古代用以弓箭作为宾客来访的信物,现在则是直接征召草泽间的隐士之臣;“方同白衣见,不是弃繻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平等相待,以及对朋友不离不弃的情谊。在这短短的四句中,诗人通过对古礼的引用和现实的对比,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地位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