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全文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出处:《巴丘书事
宋 · 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拼音版原文

sānfēnshūshíqiūlínlǎochūyóu

wǎnshēnghāndòngtíngqíngtiānyǐngbàoyuèyánglóu

niánfēngqīnyóushíyuèjiāngluànzhōu

wèishàngliúxiāokōngbáijiǔfēntóu

注释

巴丘:今湖南岳阳,历代兵家战略要地。
三分书:即《三国志》,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故事。
胡:指金人。
晚木:秋冬的树木。
影:指日光。
吐乱洲:秋冬之际,洞庭湖水落,湖中露出许多不规则的沙洲。
上流:三国吴的主要领地在长江下游,巴丘对它来说,乃是上流。
须鲁肃:因蜀将关羽镇守荆州,吴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与关羽对抗。
鲁肃:三国时期东吴战略家,周瑜死后继任都督,统领军马。
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诗人自我嘲讽之词。

翻译

我在《三国志》里早就认识了边防重镇巴丘,而今年岁老迈,只因避难才得以初次一游。
听到寒风吹刮树木的飒飒声响充满了广阔的洞庭原野,又见惨淡的日光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岳阳楼。
四年来的风餐露宿、辗转奔波使我的生活饱受侵扰;已到十月,洞庭水落,吐出了纵横错落的沙洲。
唉,朝廷未必会派鲁肃这样的良将镇守上游,我这个书呆子却空自焦急几乎全白了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巴丘书事》,通过对巴丘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晚年避难的经历和感慨。首句“三分书里识巴丘”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早有耳闻,而“临老避胡初一游”则揭示了他晚年因战乱而选择在此地暂避的境况。

颔联“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通过描绘傍晚时分洞庭湖畔的自然景色,营造出宁静而壮丽的画面,岳阳楼的倒影映照在晴空之下,显得尤为生动。这两句诗富有画面感,展现出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欣赏和对家乡的怀念。

颈联“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苦,四年的时光里,他在江湖间饱受风霜雨露的洗礼,而此时的岳阳湖面,似乎也反映出世事的动荡不安。

尾联“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以典故自比,暗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如鲁肃般在国家危难之际发挥重要作用,只能作为一位无能为力的文人,徒然白发丛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时局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个人的身世之感,又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陈与义独特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