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我丘山小,怀公骨肉亲
出处:《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 其三》
宋 · 杨万里
天下非无士,胸中自有人。
如何初拜相,首荐一遗民。
恩我丘山小,怀公骨肉亲。
白头哭知己,东望独伤神。
如何初拜相,首荐一遗民。
恩我丘山小,怀公骨肉亲。
白头哭知己,东望独伤神。
翻译
世间并非没有贤士,他们心中自有高尚之人。然而他初次担任宰相时,首先推荐的却是遗世独立的隐士。
他对我的恩情如同大山般深厚,对我如同亲人一般关怀。
我满头白发为知己痛哭,向东望去,只感到无比悲伤。
注释
天下:世间。非:并非。
无:没有。
士:贤士。
胸中:心中。
自:自己。
有:存在。
人:人品高尚的人。
如何:然而。
初:初次。
拜相:担任宰相。
首荐:首先推荐。
遗民:遗世独立的隐士。
恩我:对我恩情深厚。
丘山:大山。
小:形容深厚。
怀公:对我如亲人般关怀。
骨肉:亲人。
白头:满头白发。
哭:痛哭。
知己:知己好友。
东望:向东望去。
独伤神:感到无比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所作,属于古典诗词中的挽辞体裁,用于悼念逝去的尊长。在这首诗中,杨万里表达了对已故左相郇公深切的怀念之情。
开篇“天下非无士,胸中自有人”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人才济济但难以遇真知己的感慨。接着“如何初拜相,首荐一遗民”表明诗人在郇公刚被任命为相时,便推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遗老,这不仅展示了郇公的英明,也彰显了诗人对人才的识别和推崇。
“恩我丘山小,怀公骨肉亲”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郇公恩情的深厚回忆和骨肉相连的情感。这里的“丘山”,象征着郇公给予的庇护与支持,而“骨肉亲”则强调了他们之间难以割舍的深厚情谊。
最后,“白头哭知己,东望独伤神”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郇公去世后的哀伤之情。白发萧萧,年迈老矣,却还得孤身一人面对东方的陵墓,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思和悲痛。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郇公生前的赞誉和死后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沉缅怀以及个人情感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