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随桃李同门径,日暮低枝倚狭斜
出处:《和吴翁晋梅花诗十三首》
明 · 邓云霄
近识仙人萼绿华,娉婷疑在太清家。
洗妆银浦消残黛,种玉蓝田吐瑞花。
春信欲传青鸟使,香风遥隔白鸾车。
羞随桃李同门径,日暮低枝倚狭斜。
洗妆银浦消残黛,种玉蓝田吐瑞花。
春信欲传青鸟使,香风遥隔白鸾车。
羞随桃李同门径,日暮低枝倚狭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人萼绿华的形象,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萼绿华的高洁与超凡脱俗。
首句“近识仙人萼绿华”,点明了主题,暗示诗人与仙人的邂逅,拉开了想象的序幕。接着,“娉婷疑在太清家”一句,以“娉婷”形容萼绿华的仪态万千,仿佛她真的居住在仙境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
“洗妆银浦消残黛,种玉蓝田吐瑞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萼绿华比作在银色的水边清洗妆容,消去眉间的痕迹,又像是在蓝田中种植美玉,孕育出吉祥之花。这里不仅描绘了萼绿华的美丽,也隐含着她的超凡脱俗与纯洁无瑕。
“春信欲传青鸟使,香风遥隔白鸾车”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萼绿华的神秘与超然。诗人想象萼绿华想要传达春的消息,却只能派遣青鸟使者,而她乘坐的白鸾车则在遥远的香风中若隐若现,增添了诗的意境之美。
最后,“羞随桃李同门径,日暮低枝倚狭斜”两句,表达了萼绿华不愿与世俗的桃李为伍,宁愿在日暮时分,独自低垂枝条,倚靠在狭窄的小径旁。这种孤高的姿态,既是对萼绿华个性的刻画,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体现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美丽又神秘的仙人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