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衣冠葬者对谓谁,千载似为方士俑全文

衣冠葬者对谓谁,千载似为方士俑

出处:《轩辕冢
明 · 邵宝
黄帝已仙今有冢,武皇一语群臣愯。
衣冠葬者对谓谁,千载似为方士俑
谀臣诞谩不足非,有冢岂徒冠与衣。
董生汲直乃安在,牖纳空嗟失此机。

鉴赏

这首诗名为《轩辕冢》,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邵宝,字国贤,号双塘,江苏无锡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

诗中开篇“黄帝已仙今有冢”,以黄帝仙逝后留下陵墓的景象起笔,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接着“武皇一语群臣愯”一句,通过引用武皇(可能指汉武帝)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君主权威的敬畏和臣子们的响应,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衣冠葬者对谓谁”一句,转而探讨了陵墓中所葬之人的身份问题,暗示着这些被埋葬的并非真正的帝王或显赫人物,而是象征性的存在,如“千载似为方士俑”。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传说中的方士联系起来,引发读者对于历史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思考。

“谀臣诞谩不足非,有冢岂徒冠与衣”两句,批评了那些阿谀奉承的臣子,指出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有其表,并非真正有意义的行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实际贡献的反思,认为他们的陵墓不应仅仅作为衣冠的象征存在。

最后,“董生汲直乃安在,牖纳空嗟失此机”两句,借用了董仲舒和汲黯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才在历史长河中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诗人感慨于历史机遇的流逝,以及那些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却未能实现其价值的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陵墓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邵宝对于历史、人性和社会的独到见解。诗中既有对传统权威的尊重,也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人才价值的深切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