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思满京邑,曾议市租钱
出处:《致政侍读孙蔓叔挽辞二首 其二》
宋 · 苏颂
英祖修官日,先皇出震年。
甘泉方授职,少海继登贤。
望积公台久,恩从诔册宣。
遗思满京邑,曾议市租钱。
甘泉方授职,少海继登贤。
望积公台久,恩从诔册宣。
遗思满京邑,曾议市租钱。
注释
英祖:指英宗皇帝。修官日:担任官职的日子。
先皇:前任皇帝。
出震年:出行巡视的年份。
甘泉: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朝廷职务。
少海:年轻有才华的人。
登贤:提拔贤能之人。
公台:公共平台或官署。
诔册:哀悼死者的文告或祭文。
宣:宣告,传播。
遗思:遗留的思念或影响。
京邑:京城。
市租钱:市场交易的税收。
翻译
在英祖担任官员的日子里,先皇正值出巡之年。他开始在甘泉任职,接着年轻的贤才接踵而来。
长久以来,他在公台上望向远方,恩泽从悼念文书中传达。
他的思念弥漫京城,他曾提议收取市场租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孙蔓叔致政侍读所作的挽辞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先皇的怀念,以及对孙蔓叔在朝廷任职期间的赞扬。"英祖修官日"和"先皇出震年"暗示了孙蔓叔在皇上的重要时刻得到了职务任命,"甘泉方授职,少海继登贤"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才能和德行。"望积公台久"描绘了他在公卿之位上的长久积累,"恩从诔册宣"则表达了对他去世后朝廷对其的哀思和恩典。最后两句"遗思满京邑,曾议市租钱",既体现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也提及了他生前关注民生,曾提议有关市租的政策。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缅怀的挽诗,展现了孙蔓叔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贡献,以及诗人对其人品和政绩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