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沉山郭,苔衣上半墙
出处:《正月晦日晴》
明 · 邓云霄
久雨沉山郭,苔衣上半墙。
晴云噪乌鹊,晦日足风光。
把酒春愁破,摊书午梦长。
东园花正好,蜂蝶不须忙。
晴云噪乌鹊,晦日足风光。
把酒春愁破,摊书午梦长。
东园花正好,蜂蝶不须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联“久雨沉山郭,苔衣上半墙”以“久雨”开篇,点明了天气特点,接着用“沉山郭”形象地描绘出雨后山城的静谧景象。而“苔衣上半墙”则通过具体的景物——苔藓,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与生机,展现出雨后山城的独特风貌。
颔联“晴云噪乌鹊,晦日足风光”转而描写晴空下的景象。乌鹊在晴朗的天空中鸣叫,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也暗示了天气的变化。同时,“晦日足风光”巧妙地将“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与“风光”结合,不仅指出了时间点,也表达了对晴天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欣赏。
颈联“把酒春愁破,摊书午梦长”则转入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手持酒杯,借酒消愁,表现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愉悦与释放。同时,“摊书午梦长”描绘了午后悠闲阅读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尾联“东园花正好,蜂蝶不须忙”以东园中的花开为结,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蜜蜂与蝴蝶的忙碌,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循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初晴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富有画面感,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