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累随时遣,神仙待晚成
出处:《寄薛剑公》
明 · 释今岩
笠杖日萧索,高吟魄转清。
捲帘望秋月,竟夕倚秋声。
世累随时遣,神仙待晚成。
西风山气早,惆怅铁桥情。
捲帘望秋月,竟夕倚秋声。
世累随时遣,神仙待晚成。
西风山气早,惆怅铁桥情。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今岩所作,名为《寄薛剑公》。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秋日里漫步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生活的向往。
首句“笠杖日萧索”,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日的萧瑟景象,诗人手持竹笠,拄着木杖,行走在荒凉的田野上,营造了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氛围。接着,“高吟魄转清”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即使在孤独中,也能通过吟诵诗歌来净化心灵,使精神世界更加清明。
“捲帘望秋月,竟夕倚秋声”描绘了诗人夜晚倚窗而坐,欣赏满月的美景,倾听秋夜的声音,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在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诗人通过与自然的对话,似乎在寻找某种超脱尘世的答案。
“世累随时遣,神仙待晚成”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摒弃和对仙道生活的憧憬。他认为,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将逐渐摆脱尘世的束缚,最终达到仙人的境界。这种思想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即超越物质与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最后,“西风山气早,惆怅铁桥情”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西风起,山气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铁桥情,可能指的是与友人相聚时的场景或情感,这里的“惆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超脱世俗生活的思考与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