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本不缘勋阀,馀力还思治蜀兵
出处:《次韵许冲元送成都高士敦钤辖》
宋 · 苏轼
栘中老监本虚名,懒作燕山万里行。
坐看飞鸿迎使节,归来骏马换倾城。
高才本不缘勋阀,馀力还思治蜀兵。
西望雪山烽火尽,不妨樽酒寄平生。
坐看飞鸿迎使节,归来骏马换倾城。
高才本不缘勋阀,馀力还思治蜀兵。
西望雪山烽火尽,不妨樽酒寄平生。
注释
栘中老监:指栘中老监官职,可能是个闲职。虚名:空有其名,非实质性地位。
懒作:懒得去做。
燕山:古代北方的山脉,这里可能代指边关。
飞鸿:大雁,常用来象征信使或远方。
使节:使者或外交代表。
倾城:全城的人,形容影响力之大。
勋阀:显赫的家族,因功勋而有权势。
馀力:剩余的力量或才能。
治蜀兵:治理蜀地的军队。
雪山:可能指代边疆的雪山。
烽火:古代传递战争信息的信号。
不妨:不妨碍,何妨。
樽酒:盛满酒的杯子,借指饮酒。
寄平生:寄托一生,度过余生。
翻译
栘中老监只是一个虚名,我懒得去万里之外的燕山坐着看大雁迎接使者,归来时骏马换得全城的欢心
才华出众并非因出身显赫,仍有余力想要整治蜀地的军队
遥望雪山烽火全部熄灭,不妨借酒消愁度过此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颇含深意。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以及对往昔战役的回忆和对未来平静生活的向往。
"栘中老监本虚名" 一句,通过“栗”字暗示自己年迈,“老监”则是自谦之词,表明诗人对于曾经的职位、名声并不在意。"懒作燕山万里行" 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长途旅行的不情愿。
接着,"坐看飞鸿迎使节" 和 "归来骏马换倾城" 描述了一种闲适的情景,"飞鸿" 指的是边塞传递消息的快马,而“使节”则是官府之间往来的信物。诗人悠然地观察着这些活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争。
"高才本不缘勋阀" 表明诗人自认为自己的才能与世家子弟无关,"馀力还思治蜀兵" 则透露了诗人对往日军事生涯的回忆,以及对于西南地区(蜀地)的治理有独到的见解。
最后,"西望雪山烽火尽" 和 "不妨樽酒寄平生" 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西望雪山" 可能指的是边疆的雪山,那里的“烽火”终于熄灭,预示着和平的到来。而“樽酒”则是古代盛放酒菜的器具,这里代表了诗人希望能够用酒会友、寄托一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