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舰贼来去,天兵功有无
出处:《哀江南八首》
明 · 谢榛
华亭未奏捷,烽火更西湖。
海舰贼来去,天兵功有无。
人心多为汉,国计竟全吴。
野哭徵求尽,苍茫寒月孤。
海舰贼来去,天兵功有无。
人心多为汉,国计竟全吴。
野哭徵求尽,苍茫寒月孤。
鉴赏
这首诗名为《哀江南八首(其五)》,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通过“华亭未奏捷,烽火更西湖”两句开篇,诗人以华亭之战未获胜利,西湖再次燃起烽火的场景,描绘出战乱不断、局势动荡的社会背景。接着,“海舰贼来去,天兵功有无”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复杂,海上的敌我交锋频繁,天兵的功绩难以确定,暗示了战争的不确定性与结果的未知。
“人心多为汉,国计竟全吴”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情感的深刻思考。在战乱中,人们的心多倾向于汉,即希望恢复汉朝的统治,但最终国家的命运却归于吴,暗含对时局变迁的无奈与感慨。最后,“野哭徵求尽,苍茫寒月孤”两句以凄凉的景象收尾,野地里传来的哭泣声已消失,只剩下一片苍茫的寒月孤独地挂在天空,形象地展现了战后荒凉、哀伤的景象,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场景的描绘和对人心、国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安定的强烈向往。